依华人风俗每当进入季冬(冬天最后一个月),家家户户便开始为即将来临的春节而忙。大扫除、办年货、做年糕、添新衣等等不再话下,更有人开始准备书写春联以等待“新桃换旧符”的贴春联活动降临。由于大马华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传承,故许多民俗在节庆时都会展现出来,尤其是贴春联习惯。然而,传承了数千年、不亚于贴春联之久的贴门神习俗,却似乎被现代的华人给渐忘了。
“两肋插刀”典故
我们所熟悉的春联,又可称为“春贴”、或“门对”,是一种以对仗工整、词性相符、音韵苛求、用字精简的特有文学格式来描绘节庆的美好场景与祈求,是华人过年的重要标志。而门神,则是早期在农历新年贴在两扇门面上的神像画作,配以两旁的春联,既能辟邪除灾,亦能纳福迎祥,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节添欢庆色彩。由于多年来大家对春联的推广极为积极,如多年前马六甲一些书法家热心发起的“家家户户贴春联”的义卖活动,以及各地华社举办的挥春活动及比赛,焦点都集中在春联上。而门面上贴的吉祥威武“门神”,似乎就此被人们渐渐淡忘。
中国早期的门神,和春联一样皆甚受重视,是用桃木雕塑而成,将它们悬挂在门上,以示驱邪消灾。当时的门户大都以双门设计,所以门神也以双数为主。现在我们所熟悉的门神,是唐代李世民身边的两员大将尉迟恭(敬德)和秦叔宝(秦琼),是人们所欢迎的守护神。殊不知,在中国最早记载民间习俗信仰的《山海经》里头,两尊门神则分别是神荼与郁垒,是上天派来的守门侍者,专收害人的魑魅。因他俩所用的收妖法器皆用桃木制成,才有了后来桃木刻制的门神像。每当鬼怪看到这两尊悬挂在门上的桃木门神,都会望像而逃,不敢加害于人。渐渐的,随著科技的发达及历史演变,纸张的出现取代了桃木神像,人们也开始以历史上出名的文臣武将尊奉为门神,故后期也有了萧何与曹参、关羽与张飞,以及现在大家所熟悉的敬德与秦琼等配对的门神出现。
我们温古,也应该多了解一下传统说法的典故。众所熟悉的“为朋友两肋插刀”,其“两肋插刀”典故就是因门神秦琼而得。话说秦琼早年在衙门当差的时候,结识了许多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一天县太爷指令他擒拿一位熟悉的好汉要犯,在带领众捕快禽人行动中,秦琼刻意在“两肋庄”这个地方走“岔道”(偏离正确方向)而几乎惹上杀身之祸。因此“两肋庄走岔道”随后因谐音而成了“两肋插刀”,用以形容义无反顾的去帮朋友之形容词了。再有,由于门神的贴法,是以左右两扇大门双神相对,以示合力守护门户之意。然而,若把门神对调贴反了,两门神就会以背相对,广府人以“贴错门神”作为两人不咬弦、相互矛盾不配合之比喻,甚是传神。同是门神典故,就可以带出“两肋插刀”的朋友间义气,或“贴错门神”朋友间的矛盾,你说我们的民间习俗,可就是如此简单的信仰而已?
当下从政者,是要“两肋插刀”的为人民求福祉呢,还是要“贴错门神”施政上继续与人民矛盾下去,这才是大家应该探讨及反思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