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定夺结局, 态度决定高度,一分耕耘,自然不可能得到99%的收获;接受《当今大马》及《阳光日报》记者联访,首相马哈迪医生对马来人之批评,也正是这么一回事。
尽管政府大力搀扶,赋予特权,不论先天,还是后天,马来人处处占尽优势,可是,经营的业绩,始终落后于人。何解?马哈迪医生认为,关键出自他们的工作态度,做事懒散。
回想往事,马哈迪医生感概万千。想当年,身任议员之时曾经走访乡野,看见两片比邻的稻田,只有一片长得茂盛。他百思不解,乃向朋友询问,答曰:那是华人耕耘的。
除此之外,此事说来,恐怕还要怪罪天气的厚爱。《下一个社会》(台北:商周;2002)当年马哈迪医生曾经向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讨教,希望他提出一套独辟蹊径之见,设法“让马来小孩留在学校里”。杜拉克因此走访乡里,乃有此述:
生活轻松何须努力
“我发现农作物长得很好,……一般香蕉、椰子和苹果都很容易生长,村民还养猪和鸡,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吃饱。如果他们一年只需工作几小时,就可以赚到足够的钱买一台电视机和一部机车……为什么还有留在学校?”(页175)
得天独厚,国泰民安,要啥有啥,路旁的野菜,树上的水果,应有尽有。拚命工作,何必呢?不仅富二代、官二代,新生一辈,不论哪个族群,都是这样。反正嘛,就一句话,世上只有爸爸好。
难得马哈迪医生年已耄耋,阅人无数,心底总算渐渐有所觉悟,体会了人性的劣根所在,从不例外。华社深刻反省之后,必然同意,别笑,我们的成绩,其实也是五十步笑百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