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M放榜,马来西亚考试理事会发布的消息显示:共有485人完美摘下4.0满分的佳绩,不过,考生只有微不足道的262人的华文科,仅50人获A,比率不及两成。
不可思议的是,《东方日报》援引记者会上吉打州教育局局长阿朱雅的报告,土地面积9000平方公里大的吉打一州,2017年仅有一人报考STPM华文科。殊为不幸,考生不能顺利过关;因此,州内华文科及格率归零。
欺我吉打无人乎?全州改制中学至少四间:居林觉民、双溪大年新民、亚罗士打吉华、吉华二校。人才济济,一目了然,何以只得一位考生?桎梏出自师资的捉襟见肘,课程的佶屈聱牙,还是考生的左右为难?
尽管久积之困蹇,一早清清楚楚地摆在眼前,教总主席王超群当初仍然公开地说,虽然报考学生逐年减少,唯不会影响到华小的师资来源云云。
纵然王氏所言确然如是,今时南中国海两岸的华文程度到底如何,读者从教育部副部长张盛闻文告之中的错字和别字乃至“屎蛤”之造句,当可心领神会了下一代人的华教工程之满目疮痍了。
教育之传承,香火的延续,谁都知道,总是环环相扣的。STPM的考生一旦严重断层,怎么承先,如何启后?当下华小或许没有问题,可是我们要怎么填补国中的师资呢?
何况,中文特优者,全国总计,只有区区50人。换句话说,余下的八成,水平也许不过如此。如果他们执教中学,这个国家的600万同袍最终将会练就怎样的中文?
问到这里,答案昭然若揭,思之自明。可惜,华社关注的,仅是华小的沉痾,独中宿疾,STPM华文科考生跌破三百,始终没有觉察这些日子中学华文师资的割肉补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