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亡海外的部落客拉拉惹伯特拉在《今日大马》撰文,将大马首富郭鹤年描绘成不爱国者,资助反政府运动,结果掀起轩然大波,政党、华团、富商等纷纷站出来维护郭鹤年,也引起人们关注假新闻的议题。
早在郭鹤年的事件发生之前,政府已经有意立法管制假新闻,但衍生的隐忧是执政者会否借此打压不利于自身的新闻,导致目前已经受限于各种法令的新闻报道变得更加不自由?与此同时,副首相日前与各语文报章的领导层共进午餐时指出,内政部会在大选后与媒体代表会面,探讨1984年印刷及出版法令是否符合时宜的问题,确保该条文不会过于限制新闻自由及传统媒体的发展。
新闻机构存在价值
近20年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催生新媒体的设立,且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对纸媒带来巨大的冲击,导致传统媒体的盈利欠佳,纷纷采取削减成本的措施。这不仅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包括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报章也无法幸免,其中美国著名的《华尔街日报》也因广告收入减少的原因,而停止在欧洲和亚洲发行印刷版的报纸;《纽约时报》也在近10年来进行6次的自愿离职计划。
资讯的流通无疑让受众得以接触多元的资讯,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假新闻的泛滥现象,这是因为网民在发表或分享新闻时未经查证,也不在意来源的可信度。此外,许多人在事发现场时会第一时间拿起手机拍摄现况,但并不会向当事人了解情况,而是凭借本身的认知判断,这导致误解产生,对当事人造成巨大的烦扰。
从另一方面来看,假新闻的泛滥其实给予新闻机构证实其存在价值的机会,因为新闻机构拥有一批专业的新闻从业员,扮演著导航员,协助受众辨别真假新闻,引导他们阅读真实且具有深度的报道。
此外,在内容的呈现上,报章可尝试用说故事的方式来书写新闻,若死守硬性的写法,只在于呈现事实而不著重修辞手法,会使新闻与读者之间产生距离。人们都爱听故事,所以记者在采访时应深入受访者的内心,找出可吸引读者的切入点。
新闻机构也可进行深度报道,在公众的议题上展开深入剖析让读者厘清事实,比如最近的槟城海底隧道风波,与其报道朝野政党互相指责对方的新闻,不如详细阅读资料,梳理事情的脉络,让读者了解事情的症结所在。
科技的发展已是一股无法阻挡的洪流,若只寻求法律解决问题,恐会加重新闻打压的情况,所以政府可考虑和新闻机构合作提高受众的识读能力,打造富有素养的资讯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