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台湾的朋友用闽南语说一句俗谚“一兼二顾,摸蜊仔兼洗裤”,意思是兼做二事,一举两得。里头的“蜊仔”,他们读作“la”,即蛤蜊,也即马来西亚华语里常说的啦啦。只是“la la”比“la a”多了一个声母“l”,第二个音的声调也较高。

(当然,台湾闽南语不用汉语拼音四声符号,我是为书写和阅读方便姑且用之。)

既然“蜊仔”和“啦啦”是同一物,为何读音有异、写法不同?与几位学语言、学历史的朋友聊起,就作了一些大胆假设和一些随性分享。约略如下:

我们的福建籍先辈从中国闽地南来,带来了“la a”这语音,但没有带来“蜊仔”这文字。可能他们有部分是文盲,也可能他们识字,但不懂得把方言“la a”文字化。结果口头上的“la a”就变成了“la la”,再被音译为“啦啦”。

最初说“啦啦”的或也只限于闽籍人,但久而久之,客家人、广府人、海南人等其他籍贯人也吃“啦啦”,也说“啦啦”,“啦啦”遂成了一个约定俗成的物名。

如今,不谙方言,只懂得说华语的年轻人也说啦啦。那啦啦还算是个方言词吗?不如视之为本土华语词汇更恰当。

走入巴刹,大家都说啦啦,不说蛤蜊;去吃煮炒,只有甘香啦啦,没有甘香蛤蜊。问问非华人,连他们也知道什么是“啦啦”。

这词是从一个籍贯跨越到了另一个籍贯,从一个族裔跨越到了另一个族裔,成了大家的共同词汇。而最美丽的是,这整个过程并不是在一个强势的语言教育政策干预下完成的。

民众觉察到为了沟通之便,他们有学习他者词汇的需要。然后自然而然地,由下至上,他们在日常的说和写之中促成了这词汇的统一。

问题只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准备如何去面对这事实?

如何去面对“啦啦”以及隐藏在其背后的马来西亚华语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

告诉你的学生,啦啦是错的,蛤蜊是对的,一笔抹去这词汇背后的本土文化意义?

还是说,我们拿出一点自信,编撰一部属于我们自己的词典,让啦啦名正言顺的成为一个马来西亚华语词汇?

退一步说,即便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条件去编撰出那本属于自己的词典,也恳请老师们在课堂上高抬贵手,包容异声,不要剥夺了学子们说啦啦和写啦啦的自由。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死者王伟祥

搭霸王车遇车祸 狮城21岁青年枉死

阅读全文

柔摄政王欲动议罢免 TMC生命科学CEO恐丢职

阅读全文

【冷冻柜藏母尸案】 女死者相信已离世逾3年

阅读全文

【独家】离开工地后不见踪影 华裔承包商项目经理疑连人带车失踪  

阅读全文

“舒服吹冷气 我才收1令吉吧了”

阅读全文

黄家和:魏家祥不要懂装不懂、制造假象【东方头条】2024-11-12

阅读全文

孙和声:公平的人类发展

龙门阵

自古以来,贫富差距的大小,便是个备受关注的课题,如2千多年前,孔子便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管子也提醒,贫富有度,是建设...

阅读全文

杨善勇:资金南奔新加坡

龙门阵

大选将临,一个马来西亚的市场当然少不了一连串的利好消息。2013年爱德曼(Elderman)信誉调查报告显示,国人对政府...

阅读全文

陈颂光:首相候选人

龙门阵

众所周知,有资格以及有能力通过大选而赢得中央政权的党派,唯连选连胜的国阵和2008年大选才成形的3党民联而已,而来届首相...

阅读全文

过年杂感

龙门阵

这过年是个好时节,让你一年总有几天,把华人传统价值观中定义幸福的一切统统拿出来晾晒一番。丰裕啊团圆啊饱足啊子孙满堂的,突...

阅读全文

孙和声:没有危机,难有转机——谈化危为机

龙门阵

研究比较经济发展者,常爱引用菲律宾做为警惕,如在1965年,菲律宾的人均收入为259美元,仅次于日新马,可到了1980年...

阅读全文

杨艾琳 :安华不再是安华,他是华哥

龙门阵

我小时候就生活在民主的环境里,每一届大选,两老一早就去投票站,一个叉天枰,一个叉火箭。老爸不懂中文,看的是《新海峡时报》...

阅读全文

杨善勇:中文翻译忧郁症

龙门阵

因为纳税人派送纳税人的钱,听朋友说,一些学校门前,应景需要挂上了长长的布条广宣德政。鲜红的字样上书时下流行,听之不安的“...

阅读全文

郑庭河:艺人的政治风险

龙门阵

艺人为政党或政治人物站台,帮其吸引人潮、催谷人气,甚至直接拉票,说实话,也的确是有关艺人的权利,他人著实不该,实际上也不...

阅读全文

许万忠:春节的回忆

龙门阵

每逢春节,总会想起儿时在旧居过年的日子。记忆中的过年是快乐的,小孩子尤其高兴,有新衣新鞋穿、有红包拿、有汽水喝、有糖果吃...

阅读全文

郑名烈:该是选党又选人的时候了

龙门阵

大选的跫音已近,回想308政治海啸之前,因为朝野政党的势力悬殊,政府的改革力度不足而引发民怨,即便执政党有些候选人形象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