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认为:“残疾分成很多种,但我相信不管是哪一种,一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希望能正常生活,受教育、有工作机会和进行看电影、到餐馆吃饭、尝试新事物等社交活动。”
每一年的12月3日是国际残障日,2006那一年,一群残障人士决定上街示威,呼吁相关单位重视残障人士的权益,当时郑美丽心里不由得在想:“这个形式用了无数次,难道不累吗?有人上街嚷嚷喊话,对媒体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事,有新闻可写、有精彩的图片可拍,但过一阵子之后,讨论的声浪便停止,地球照样转,仿佛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
训练媒体人誓要权益受重视
她意识到需要针对这个课题做一些事,于是在2008年创立《Challenges Magazine》,4月推出了第一本杂志。杂志社80%职员是残疾人士,其中一名听障记者JamesChua在同年凭创刊号一篇关于爱滋病的报导夺下Mercedes-Benz Malaysia Red Ribbon Media Award,很大程度地改变人们看待残障人士的刻板印象。
该杂志的创刊号在4月8日推出,值得一提的是,马来西亚也在同一天签署了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杂志社以社会企业形式运作,以定购的生意模式维持营运,同时以唤起醒觉及改变既有思维创造更平等的社区及社会。
郑美丽相信:“没有其他方式比残障人士亲自发声更有力,我们提供各类指导课程,训练他们成为媒体人,同时也开放让学生或非残障的公众人士过来实习,从而打造真正具包容性的工作环境。”
目标面向国际
另外,顾虑到杂志的创立是为了改变残障人士必须倚靠慈善救助的刻板印象,并让外界认同残障人士的工作能力,《Challenges Magazine》坚持以发售杂志的方式维持收支,同时欢迎个人或企业一次性大量订购,并派送给公司最高管理层、分公司、客户、学校、非政府组织及公共机关,让更多人接触残障人士的世界。
在设立之初,《Challenges Magazine》定下的目标是在5年内让残障人士具备媒体专业知识,稳定经营本地首本跨越障碍的全国性杂志,并计划在10年间将之扩展成亚洲版本。然而,正如杂志的名称“Challenges”,这当中面对重重挑战。郑美丽不讳言:“目前,杂志处于停刊的状态,我们正进行重组,除了把办公室迁至对残障人士更友善的空间,也计划以网络版本来减低印刷的沉重开支。”
走入校园培养关爱环境
虽说杂志暂时停刊,但《Challenges Magazine》的活动并没有停止,并即将开展其“好友俱乐部”(BuddyClub)计划,到10所小学去,透过足球活动打破残障横在孩子之间的藩篱。
说起Challenges涉足足球活动的缘起,郑美丽透露::“足球很讲究团队精神,除了包含领导能力,也看重同甘共苦的队友情谊,队员之间不分你我,把所有队员看作一体,这正正是我们想要达致的目标,完整的包容性。”
她续称:“2010年全城都在疯世界杯,当时来自英国,第一支由唐氏儿组成的足球队FulhamBadgers到香港与当地的队伍进行友谊赛,我们做了相关的报导,并在2011年2月在独立广场举办了大马第一个残障足球嘉年华,当时最佳男射手一共射门16次,最佳女射手则射门21次,表现令人惊艳。”而今,“好友俱乐部”走入校园,冀能为残障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与学校里主流环境的学生建立友谊,同时也让极少有机会接触残障人士的普通学生培养互相尊重与关爱的精神,从中学习接受并珍惜社群众的多元差异群体。
办得到!只因不设限
除了在学校里办活动,拥有残障平等训练(Disability Equality Training,简称DET)指导员资格的郑美丽也不时进行相关的演讲或对有需要的公司提供意见。她指:“部分外国企业有残障人就业政策,他们必须聘请残障人士,但却不知道该怎么改善设施,或是其他员工不知该如何适应,我们便会提供意见。”
她点出重点:“我们常说残障人士很多事情办不到,但他们之所以办不到,是因为我们在环境里设置了障碍。残障人士上班,需要应付的不仅仅是工作范畴里的事情,基本上在这一方面他们也能应付自如,但你在电梯外加了一个槛,梯级旁也没有坡道,他们要如何上班?”
提出改善设施建议
大部分人以为我们生活的社区只有很少数的残疾人士,不必大费周章地为他们多花心思,但事实并非如此。郑美丽分享:“残障人士出不了门,是因为环境不允许,有个朋友开车到购物商场,看见残障人士专用车位被没贴上残障人用车贴纸的车占用,他试著寻找其他车位,但停好后,却因空间太窄,没办法下车,最后无计可施,决定回家。”
残障人士面对的问题,极少人能体会或试著理解,因此,《Challenges Magazine》试图把公共建设对残障人士带来的难处收录在杂志中,比方说针对公共交通、洗手间、电梯、坡道等建设提出意见,并列举改善步骤。
同时,记者们也特别采访购物中心或餐馆等休闲空间的负责人,并实地观察该地设施,由此推举出对老人及残障人士最友善的业者。郑美丽表示:“我们希望借由这个方式,让业者意识到残障人士也是有潜力的消费者,也被归纳在顾客群中,他们也有家人朋友,当他们外出用餐时,会更愿意选择环境相对友善的商家。”
开启一扇独立之窗
《Challenges Magazine》的记者除了天生残障,并只有部分视觉的James Chua之外,面对学习障碍的Eleanore也是其中之一,先天性发展迟缓,她在文章里笑称:“简单来说,就是你现在教我的事,我要10年后才搞得懂。”另外,郑美丽也曾让一名脑性麻痹的女孩出席一场记者会,她事先打电话知会相关单位,也亲自开车载女孩过去,记者会上,女孩就像其他记者一样做了所有该做的事,包括提出问题,该女孩在事后觉得充满了自信,在场者也无一不受震撼。
杂志班底颠覆刻板观念
盲人写读后感,聋子做音乐分享,《Challenges Magazine》的班底确实叫人啧啧称奇,皱著眉头问郑美丽:“怎么可能?”她坚定地回望:“怎么不可能?”现今科技发达得能为残障人士克服身理上的障碍,但迂腐的人们在评断他们的能力时,却连这世上存在有声书这件事都忘记。
郑美丽强调:“灌能(Empowerment)和赋权(Enablement)是给予残障人士尊严最关键的两个行动,由衷地认为他们有办法办到,并给予他们机会去实践,是创造包容性社会的最主要条件,不得不说的是,这对我们而言,并非难事。”
郑美丽育有一名今年26岁,患有威廉综合症(Williams Syndrome)的儿子,目前在梳邦的一家制作卡片和进行烘焙等手艺的残障中心工作。该病症相当罕见,在20年前的概率为2万分之一,而今基于医学的进步,在诊断上也更明确,因此概率为每7500人中就有1人。
投入社会工作,与孩子的病不无关联,郑美丽指,二十多年根本有口难言。“我去年遇见儿子的旧同学,他说当年在学校里,儿子常被欺负,他们不会保护自己,更不明白为什么别人要如此对待他们。”
先了解了才能相处,也才懂得教育他们,即便是母亲,郑美丽也曾花费时间与精力去了解和别人不太一样的孩子,也因此深深了解人与人之间,尤其是存在差异的人之间,之所以无法相互包容是因为不了解和没有管道促进了解,也因此,《Challenges Magazine》的存在有了附加意义,让残障人士自力更生,也由他们打开促成沟通与了解的那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