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芭蕾舞人心
《D for Dancing—踮脚的芭蕾伶娜》由本地编舞家黄志雄编导,8名自幼投入芭蕾舞蹈的女舞者呈献,她们将以精湛舞技,挥洒耕耘十余年的芭蕾梦。致力培育本地舞蹈人才,DPAC Dance Company早前开办专业舞蹈培训课程,让有意在舞蹈界发光的铸梦者,有更大的挥舞空间。
“D fo rDancing”,DPAC舞蹈演出交流季,横跨古典芭蕾与现代舞,荟萃国际与本地舞蹈艺术工作者,以制作及呈献舞蹈演出、组织舞蹈工作坊、讲座及演出放映会等方式,通过专业实践促进文化交流,借此宣扬舞蹈艺术、激起创作火花,加强本地的舞蹈风潮。对DPAC来说,舞蹈是一种精神,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热爱生活、尊敬生命的方式。
白沙罗表演艺术中心(DPAC)是一个全新的艺术中心,设有一镜框式中剧院、黑箱小剧场、户外露天剧场及舞蹈教师,甫于5月中正式开幕。
DPAC Dance Company则致力培育本地舞蹈人才,给予发挥的平台。2013年下旬的第一场“D
for Dancing”,以《踮脚的芭蕾伶娜》率先登场,8名舞者都自小学习芭蕾,是次的演出是专业舞蹈培训课程的结业表演,也是她们回溯幼时芭蕾梦的一次巡礼。
演出将呈现多部经典芭蕾舞剧,如《吉赛尔》(Giselle)、《堂吉诃德》(Don Quixote)、《睡美人》(Sleeping Beauty)、《天鹅湖》(The Swan Lake)等精华片段,同时特别加入8名舞者事先录音的英文自白,表述她们何以走入芭蕾舞的世界、舞蹈给予的影响和个中的乐趣等。
《踮脚的芭蕾伶娜》的编导,也是DPAC表演艺术总监的黄志雄表示:“这个结业演出主要是以‘梦想’为出发,也透露追求舞蹈梦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比方说学费高昂、必须刻苦练习;家长对孩子前途的顾虑、未来当不当舞者等徘徊于放弃与坚持之间的过程,把舞者们的坚韧与努力,呈献在观众眼前。”
课程培训精进技巧
黄志雄以一级荣誉艺术学士的资格,毕业自香港演艺学院现代舞系,后成为台湾云门舞集舞者,并继续在台湾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研究所,受DPAC创办人,也是Dance Space舞团创办人的拿汀刘秀珍(Datin Jane)邀请,担任艺术总监一职,并亲自策划及指导专业舞蹈培训课程。
黄志雄指,许多舞者在完成芭蕾舞分级考试后,没有地方继续进修,因此特别设计为期18周的培训课程。他表示:“本地能修读舞蹈的地方,主要是国家文化艺术大学学院(ASWARA)和马来亚大学(UM),但前者学习的舞蹈种类很多,虽然对舞者来说也有好处,但未必能精于其中一个种类,而后者则著重理论大于实践。”为加入舞团做准备“课程的开办,主要是让未必有资金到国外进修的舞者进修,或是让有意到外国深造的舞者,在出国前多吸收一些养分。”在与港台和欧洲的一些学院交流后,DPAC大致整理出舞者所需要的知识,如舞蹈历史和身体的营养学等,同时也邀请来自印尼,但在澳洲舞团工作的舞者及在加拿大舞团的日本舞者,客串指导,让学生们对外国的舞蹈环境及氛围,有深一层的认识。
“平常她们到舞蹈学院上课,至多是一星期两天,但我们这18周的课程,是每天早上9时30分进行至下午4时30分,她们就像在舞团工作一样,每天都要运用身体和学习新技巧。”他坦言:“一开始时,她们确实不能负荷,但身体是可以被训练的,我们志在为她们将来入舞团作准备。”
目前,这18周的课程共有8个全职学生,也只有全职学生能参与排舞及参与表演,而另外4名兼职学生,则因有其他的事情占据时间,无法投入全副心思,而只是单纯上课精进技巧。“在挑选学生上,我们有所要求,主要是录取基本功扎实,但仍有学习和进步空间的舞者。”至于未来,DPAC Dance Company也有意将课程分为基础班和高阶班,依程度授课,为更多怀抱梦想者提供平台。
另外,黄志雄也透露,DPAC Dance Company有意在将来,把专业舞蹈培训课程扩展为1年的文凭课程(Diploma),“这是个长远的计划,毕竟要成功获得政府的认证必须符合一些规则,加入一些指定元素,所以目前会先致力把课程设计得更扎实。”
将想法情绪融入肢体
原本念广告设计的黄志雄,在20岁那年才开始投入舞蹈,获得全额奖学金赴香港学舞,主修现代舞,副修芭蕾的他指,芭蕾舞是很有系统的舞蹈,也因为历史悠久,系统完善,所以有一堆术语要掌握。“这些术语都是法文,一开始接触芭蕾时我一句也听不懂,都是看人家做什么,我便跟著做什么,课后再自学,靠自己死背硬记。”35岁的他,称自己在舞蹈这条路上是越跳越开心,而他也热衷与舞者沟通,认为透过思想的表达能够帮助肢体的运用。
然而,他也不讳言,从小学习芭蕾的舞者基本上比较封闭,基于芭蕾舞的系统完善,学生们都是跟著同一套方法在学习,以致不懂得变通。“她们不习惯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绝不会提出‘为什么要这样跳’的疑问。一开始时,我问问题,都没人愿意回答,这是观念上的问题,她们惯于跟从,而非创造。”
黄志雄认为,能表达想法,才能把舞跳好,也告诉舞者们,应该在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个性,而不是8个人都呈现一模一样的感觉。“我问舞者,你真的喜欢跳舞吗?她说喜欢,但我就是感受不到她的喜欢。音乐一来,她们很自然地应用技巧,但看不见情绪的投入,并没有真正地表达自己。”
他指,这群舞者的技巧皆相当纯熟,甚至可以媲美外国的舞者,但在情绪方面必须一个一个细节提醒,欣慰的是,舞者们最终也能找到相应的感觉与情绪。
周子欣:离乡工作最怕受伤
22岁周子欣因阿姨刘秀珍开办舞蹈学院的缘由,自4岁起学习芭蕾,目前在香港演艺学院深造的她,因对外国舞团有所憧憬,而在去年把跳舞的录像带,寄给加拿大的芭蕾舞团,希望能被录取。
“我去了选拔,但一开始他们没录取我,是4个月后,才告诉我有空缺,决定和我签约。”于是,她独自到加拿大在舞团里待了一年,“那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在香港,我是学生,学生只要负责吸收就可以了,但在舞团里是工作,必须付出很多。当然,和在学校相比,舞台经验是大大的增多了,光是《天鹅湖》,一年就跳了36场。”
跟著舞团四处巡演,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机会认识很多人,还有薪水可领,对周子欣而言是再好不过的事,但离乡背井1年,即便对跳舞充满热忱,却也还是有受挫低落的时候。
“我最怕的就是受伤的时候,受伤了什么也做不了,但团里人不够,没有愿意替补你的人,所以无论如何,都还是要带伤死命撑著表演。”她笑说:“当时家人又不在身边,我真的很严重地想家。”
周子欣称自己不是文字派的人,念书时期数学和运动都比文字学习还要强,因此早在毕业前,就想好将来要往舞蹈界发展,虽说之前学芭蕾,只是当兴趣班学一门才艺,却没想到如今能以兴趣为专业,一辈子做自己爱做的事。
张惠雁:求干净演黑白天鹅
张惠雁年仅20,6岁时在母亲的献意下到Dance Space学习芭蕾,多次参与马来西亚芭蕾独舞大赛(TDS),并于2010年荣获亚军,获得奖学金前往澳洲参与Cecchetti Ballet主办的夏日舞蹈课程;2012年获得季军及新加坡舞团上课交流奖学金,同年参与亚洲国际青少年芭蕾舞大赛,入围决赛,也曾在2011年加入JS Dance Theatre,随团到大马各地及新加坡巡演。此外,她是大马首位在《天鹅湖》全幕舞剧中,担当白天鹅和黑天鹅双重角色的女舞者。
她笑说,自己很爱跳舞,尤其是15岁那年,被老师派往参加比赛,开拓视野后,发现人外有人后,更是拼命地练,想要变得更她们一样了不起。
然而,学舞必须付出很大的毅力与耐力,尤其老师又特别严格,还得承受压力,张惠雁坦承,自己时常感觉遭遇瓶颈。
“芭蕾讲究‘干净’,但我觉得自己还没完全掌握这一点,而且,我也不是很有条件的类型,不是那种高瘦、腿很长的类型,所以必须比别人更努力。”
她未来的计划,就是到国外担任舞者,目前已申请新加坡和台湾的舞团,也不排除将来会担任舞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