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周访马期间,在马来亚大学举行的“公民大会”(TOWN HALL MEETING)接见了400多名青年,其中103名是东盟青年领袖,除了发表演说,也聆听了这些新一代领袖的观点与想法。
据悉,这103名青年事前参与了奥巴马启动的东盟青年领袖倡议(YSEALI),以拉近东盟与美国青年领袖的联系,互相交换创意点子,希望能借此提供区域发展的空间。
因此,本节目请来受邀参与这项计划的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院高级副主席黄颖欣,分享当日会议的情况,以及大马青年目前所面对的问题与处理方式。
奥巴马日前访问马来西亚,与青年领袖对谈1个小时。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院高级副主席黄颖欣是坐在前排的其中一名参与者,也是少数能与美国总统会面的幸运青年。
“奥巴马很能讲,20多分钟的开幕演讲词结束后,他就公开接受各方提问,而且态度非常淡定。”
事后报章报导,一些受邀的参与者批评,东盟青年领袖并没有珍惜这次机会,向奥巴马询问尖锐的问题,却只想了解一些无关紧要的想法。黄颖欣却自有一套想法。
外国媒体赞扬提问
“我不觉得询问奥巴马最开心或最后悔的事,有什么问题,因为从来没有人这么问过。一些外国媒体甚至对这个问题表示赞扬,因为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大国领袖的想法,首先就要先理解他的人生观。”
据悉,现场提问了8道问题,都不是事前安排的。“事前参与东盟青年领袖倡议(YSEALI)的103名成员,都已经看过来自不同国家青年在网络上对总统的提问,对提问总统已经有一些基本想法。”
黄颖欣也补充,其中3道问题并不是东盟青年提问的,而是在当日受邀参与的其他青年,证明这些提问都不可能事前安排好,而且美国总统都能够应对自如。
她在受询时透露,她当时想问奥巴马:“有什么问题会让他彻夜难眠,以及在乌克兰及俄国的冲突发生以后对东盟的政策等等。”
但她认为,询问有关《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的问题并没有必要,“因为全世界都知道美国的立场了,不需要在这个平台上再次提出。”
问题好坏难断定
也有人认为,我国青年应该提出我国的民主状况以及选区分划等问题,但她说,以我国内部政治议题来询问国外领袖似乎并不切实际。
黄颖欣也说,事后成员之间进行检讨时也发现,一道问题的好坏与否并不能被清楚断定。“常常所谓不好的问题,很可能只是没有达到提问者本身的期待而已。”
黄颖欣也说,经过这次经验,她最大的收获便是更了解不同年龄层与不同文化背景与想法的年轻人。“很多时候我们批评年轻人不关心尖锐议题,可是实际上年轻人有自己的看法,而他们的看法跟我们不一样。”
她在这项活动中也惊讶地发现,原来有很多年轻人并不喜欢上班,有的大学时成绩优异,毕业后却长期靠兼职工作过活,收入不稳定。这些正是许多国家在时代转变以及城市化发展后,普遍面对的青年就业问题。
东盟青年领袖倡议利邦交
美国过去也曾和其他国家缔结青年领袖交换计划,例如美日青年领袖交换计划等等,但黄颖欣却说,目前东盟青年领袖倡议活动与过去的交换计划并不同。
“美日青年领袖交换计划的参与者比较年轻,整个活动的文化交流的成分也比较多,玩的性质也比较高。”换句话说,这些活动内容有层次上的不同。
她也强调,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美国外交策略的一部分,希望能够接触东盟有潜能成为未来领袖的青年,以协助未来建交与拉近双边关系。
黄颖欣过去也曾参与美国及其他国家缔结的青年领袖交换计划。“大概去了2个星期多,当时共有25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参与者,我也是唯一的马来西亚人。”
她说,当时讨论的主题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目前的倡议活动相比,该计划则较有清楚、明确的主题。而过去,她也有朋友参与过类似的工作坊或交流会,其内容包括人权与法律等议题。
嘉宾开讲:遴选严密复杂 培训过程压力大
据黄颖欣透露,这次的东盟青年领袖倡议(YSEALI)共有103名青年参与。他们在见到美国总统的4天以前就已经入住酒店,全程参与有关工作坊的培训,并提出自己小组的计划。
“每天从上午8时多一直上课到11时才结束,一边聆听演讲活动还要一边拟定对方交代的计划,整个过程是非常压力的。”
据悉,这103名成员都是经过提名与严密的遴选程序才脱颖而出的。黄颖欣自己也经过有关复杂程序,即透过电邮回答许多复杂的问题,最后才通知她受邀参与这项活动。
她说那些问题包括,询问她对本身社会的看法、之前参与过什么社会活动、怎么进行这些活动、花了多少钱等等,非常详细。
“虽然一开始已经知道奥巴马要到访我国,但因为整个程序保密到家,我们都不清楚美国大使馆举办的这项活动是不是和奥巴马来访有关。”
她说,一直到后来内部消息传出奥巴马会接见东盟青年,才知道自己原来有机会与美国总统见面。
东盟青年领袖倡议录取了东盟10个国家的青年领袖,马来西亚至少有20名18至35岁的青年获选,黄颖欣是其中一位。
她也嘲笑自己已经是“乐龄”人士。“有些参与者真的只有18岁,刚从学院毕业,甚至没有工作经验。不过其他参与者主要还是年龄约20至23岁居多,非常年轻。”
能力不佳要高薪 大马青年不知足
黄颖欣认为,我国青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足”,而且要求多多,却没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黄颖欣虽然是35岁以下的青年,却已经是主管阶层。她说她时常碰到一些前来应征的年轻人要求很高的薪水,实际上却什么都做不成。
“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勤劳的青年,但当下的确有很多找不到工作、或希望更自由而只愿意做兼职工作的青年。”
她认为,我国青年已经非常“好命”,生在一个没有天灾人祸的国家,而且国家环境舒适,社会资源充足,即有公共医院或免费教育等服务。
“我们的大学学费也非常便宜,许多家庭都负担得起。”
黄颖欣强调,工作不合适、生活不容易等问题,基本上是高度城市化以后要付出的代价,许多国家都面对一样的问题。唯独其他国家的公共交通服务更完善,但我国的房地产、饮食价格却还是相对比较便宜。
除此之外,她也认为所有的公共政策都有利与弊两个面向,批评政策者时常都是没有获益的一方,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到一个较为整体的面向。
“我想年轻人可能要注意,不要瞎子摸象,而是应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与面向,去看待我国社会面对的问题。”
她举例,消费税实施后将会导致通胀,但执行一段时间后就会恢复正常,但是很多反对者仅看到通胀时期所带来的影响,就开始批评,实际上并没有看到征收消费税对社会整体的好处。
黄颖欣参与小组协助扶贫
参加东盟青年领袖倡议(YSEALI)的成员基本上被分成四大组别,即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经济及教育发展议题,每组再细分成25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约6至7人。
黄颖欣表示,这些组别分类都是根据参与者的兴趣与专长分配的,以达到最佳的讨论效果。
她也说,这个工作坊完全没有任何沟通障碍。“虽然有人英文说得比较慢或有很浓厚的口音,但基本沟通完全没有问题。”
除此之外,这些参与者的年龄层、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都有不同,因此在工作坊的讨论会上,难免会有意见上的分歧。但每个小组都有导师负责监督与协调。
据悉,有4名导师为马来西亚人,其中一位便是全球中庸行动基金会总首席执行员拿督赛夫丁,他也是我国前高等教育部副部长。
黄颖欣透露,她是小组里唯一的马来西亚人,其小组主要提呈的计划是为了解决东盟的贫穷问题。
“东南亚有2700万的贫穷人口。有些人是因为家庭背景的关系或政策条件的限制,导致基本教育机会的不足,工作机会也相对减低。我们的计划主要是灌输他们金融知识。”
黄颖欣表示,虽然这次活动结束后,美国大使馆方面仅要求他们对整个活动作出检讨回应,但相信未来还有进一步计划,惟详情尚不清楚。
开讲嘉宾:黄颖欣(亚洲策略与领导研究院高级副主席)
电台主持人:苏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