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界无异,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也正忙著迎来农历新年,挂起灯笼、张灯结彩,滋滋碳烤著的年饼发出浓浓的鸡蛋香气。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的每一个学员(戒毒者),在年节的当儿,也会想家,也期待回家。

农历新年期间,位于雪州士毛月的戒毒中心——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也萦绕著欢腾与喜悦。对曾经沉沦毒海的学员潘楯程而言,适逢佳节涌上心头的伤感,一再警惕著他不能再犯错。

现年29岁的潘楯程进入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接受训练已有15个月,这是他第二年在中心过新年。按照中心的规矩,戒毒学员必须先完成一年的戒毒课程,才能出关回家过年。

除夕当日,品行良好的潘楯程在得到中心的批准之下,如愿回到波德申老家过年,与家人吃顿团圆饭,共聚天伦乐,弥补去年无法回家过年的缺憾。

过去新年团圆的喜悦,如今只能充当美好回忆。母亲离世后,团圆就像缺了一个口,潘楯程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学会珍惜家人,亲情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曾经跌得很重,家人和他脱离关系,也因为他悬崖勒马,血浓于水,家人最终还是愿意再次给他回头的机会。

如今,潘楯程努力挥别过去,让生命重回正轨。对于失而复得的亲情,他小心呵护,深怕再次跌入毒海,让一直支持他、关爱他的家人失望。

多少戒毒者,戒了又吸,吸了又戒,反复地沉沦挣扎。而事实上,一个吸毒者要真正被改变,就只有在自愿的情况下,主动走进戒毒中心,才有机会成功。潘楯程就是其中的例子。

没有多少毒友会自愿进入戒毒中心。2014年12月,潘楯程在无人强迫的情形下,自愿住进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戒毒,希望从此戒掉毒瘾。“当家人狠下心告诉 我,他们不再协助我还债,并痛下决心与我断绝关系时,我才发现我不能没有他们,失去这个‘家’。”曾经,母亲多次跪在潘楯程面前劝他,兄弟姐妹软硬兼施, 都劝不动潘楯程。

潘楯程家中排行最小,自幼因受到家人的宠爱而养成了骄纵跋扈、任性妄为的反叛性格,无心向学的他因加入私会党而辍学,并在14岁时加入黑道。在黑道打滚多年,他除了当小混混打架闹事、夜夜泡酒吧,还干起贩毒和炼毒的勾当,甚至运送毒品,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我知道身边的那群朋友有沾毒品的恶习,但我相信自己定力够,不会受他们影响。我怎样也没有想到,他们会在我的香烟里‘加料’。之后,一天不抽烟,就会觉得周身不自在,根本没想过自己早已染上毒瘾。”

在煎熬万分的戒毒过程中,唯有不离不弃的亲情力量,才是戒毒者最大的原动力。图为潘楯程(后排左)与母亲(左)及家人的合影。
在煎熬万分的戒毒过程中,唯有不离不弃的亲情力量,才是戒毒者最大的原动力。图为潘楯程(后排左)与母亲(左)及家人的合影。

毒 瘾越深,剂量就用得越重。“到底要不要吸”,就这样,又蹲下去吸了第二口,“那时候,我就无法再摆脱了。”说到这里,潘楯程的语气忽然一沉。“毒瘾不是一 下子就上瘾,第一次没怎样。隔了几天,那朋友又来找我尝尝,就这样,越尝越上瘾。”潘楯程说,“像我吸了这么多年,基本上已经没有兴奋的感觉,顶多只是止 瘾而已。”接下来,潘楯程落入“如果没有你(毒品),日子怎么过?”的地狱式日子。日复一日,陷入无止境的毒瘾世界。

偷钱买毒品

一开始,他还瞒著家人,矢口否认,直到再也瞒不下去,“整个吸毒的样子都出来了,不认还需认”。后来因为毒瘾越来越大,工作也丢了。没有了工作,但是毒瘾还是要止,就偷家里的钱。家人跟他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反正电影里演的丑陋情节,都出现在他真实的生活中。

就在此时,家人给潘楯程两条路选择:一是要这个家;二是继续吸毒。毒瘾攻心的潘楯程,毅然选择后者,家人只好黯然地疏远他。“我只知道,没有了毒品,会非常痛苦,丧失理智下,宁愿选择吸毒,也不选家。”潘楯程懊恼地道出当时的状态。

得胜之家规律的戒毒生活,曾使潘楯程心中充斥不满情绪,更因此与其他学员打架闹事,被教官关进康复室里面壁思过。图为得胜之家的康复室。
得胜之家规律的戒毒生活,曾使潘楯程心中充斥不满情绪,更因此与其他学员打架闹事,被教官关进康复室里面壁思过。图为得胜之家的康复室。

妈妈真的被我气死了

潘楯程吸毒的钱从家人那里得来。“家人知道我很怕事,没胆量和朋友去偷、去抢,我一需要钱他们就塞给我。家人很帮我,但也用错方式帮我。”潘楯程曾二度被家人强行带往戒毒中心,他却选择逃离。

接下来的日子,家人采取不强迫的政策,要潘楯程自己心甘情愿地说出:“我要戒毒!”结果,他一直说要戒,就只是顺口说说而已,没有采取行动。

从发现儿子吸毒开始,潘妈妈终日以泪洗面,偶尔会偷偷地塞钱给儿子买毒品,过程中也不能让亲朋戚友知道。

承 受著巨大压力的潘妈妈,心力交瘁,最终病倒了。“妈妈真的被我气死了…”对于母亲的离世,潘楯程至今仍不能释怀。“我要的是钱,我回去就只会乱,在外面找 到钱我也不会回家,但是当我回家要不到钱就会乱,姐姐她们也很怕我,我姐曾说过,‘你不要回来,你回来弄到家里那么乱,等下妈妈给你气死’。”

母 亲因病去世。临终前,母亲对他说了一句话:“不要再吸了。”潘楯程也无动于衷,反而变本加厉,借“毒”消愁,吸得更凶。此时,家人再次扬言要与他断绝关 系,他才逐渐醒悟,孑然一身的自己,就只剩家人。他已失去了母亲,他不能再失去‘家’。“我明白母亲的心愿是希望我能够成功戒毒,她一直没放弃我。想到母 亲对我的爱,我不想再辜负她对我的期望。”可惜的是,潘妈妈没有等到儿子戒毒成功的那天,没机会看到他改过自新的一面。

潘楯程(左)认为,生理上的毒瘾不难戒,真正难戒的是心瘾。这个心瘾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考验,甚至可说是一生人都要紧守的教诲。右为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的主任蓝顺财。
潘楯程(左)认为,生理上的毒瘾不难戒,真正难戒的是心瘾。这个心瘾需要经过漫长时间的考验,甚至可说是一生人都要紧守的教诲。右为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的主任蓝顺财。

得胜之家主任蓝顺财 过来人导师更懂戒毒者

在 戒毒中心服务十馀年,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主任蓝顺财累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心得。“戒毒的工作不易做,特别是要帮助或劝吸毒者回头,的确是件很花时间又 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身为主任,蓝顺财对学员潘楯程的表现感到相当满意,“楯程是少数自愿住进戒毒中心的学员,因为他的意志力很强,加上家人无条件的支持 下,他才能成功脱离毒海。”

“楯程是其中的成功例子,当然也有失败的例子…”蓝顺财感伤地说。每当他得知有学员脱逃,或戒满出去后再沉沦毒 海,心里就一阵抽痛,挫折感油然而生。但在坚定信仰的支撑下,他依旧打起精神,勉力工作。他娓娓道来:“对于戒毒者所进行的辅导方法,是与普遍的辅导方法 有分别的,普通辅导师面对的是一个正常人,而我们面对的则是狡滑、善于演戏的吸毒者。”蓝顺财也曾经染上毒瘾,“当时为了获得金钱买白粉,就常欺骗家人、 朋友,甚至假造故事来向陌生人行骗。”因此,吸毒者在他的面前,骗术就不灵了。

“我们必须先了解吸毒者的家庭背景,才能对症下药处理。中心是由一班有经验的过来人组成,自然懂得如何照顾、帮助要戒毒的人。”蓝顺财说,若是有心戒毒的戒毒者倒是好办,若是被家人迫来,他们就会观察对方的情况,再加强辅导的工作。

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的规模非常大,若没有仔细观察, 还以为自己跑进了一个世外桃园, 这里的一砖一瓦、树木花朵,都是由这里的事工及戒毒者一手打造与栽种出来的。
得胜之家生命塑造中心的规模非常大,若没有仔细观察, 还以为自己跑进了一个世外桃园, 这里的一砖一瓦、树木花朵,都是由这里的事工及戒毒者一手打造与栽种出来的。

不再自我中心 重新学会做人

“很 多人问我,毒品只吸一次会不会上瘾?其实,吸了一次毒品之后,染上的是心瘾,对吸毒后的快感念念不忘,多吸几次身体就会对毒品产生依赖,无法自拔了。”在 许多人的认知里,瘾君子在毒瘾发作时,往往难受得想死。潘楯程说,“瘾来了,其实是可以控制的。他们的反应这么大,是做给家人看的,只为了骗取同情。”真 实并不如电影般夸张,但是每个瘾君子都是影帝上身,为了止毒瘾,没有什么不可以演、不可以骗的。

潘楯程坦承,刚进入戒毒中心,难免有抵触情 绪,他还存有心魔,心想著或者就敷衍家人,进来住几个月就出去。可是,弟兄们(教官)并没有歧视他们这群堕落的人,他们正直、刚强又充满了爱心,和自己以 前的朋友天差地别。他在中心住了一段时期后,发现自己有很大转变,以前的他脾气很坏、很凶,今天的他脱胎换骨,仿彿变成另一个人。

吸毒者一有白粉在手,就是唯我“毒”尊,整个世界只有自己,更别说会为别人著想。潘楯程直说,以前一旦有钱就拿去买毒品,一分钱没给过家人。现在的他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了解不能一味向人拿钱而是学会作出贡献。

在中心接受训练将近两年,他的戒毒进度良好。潜移默化之下,跟随弟兄们的好榜样,学会要尊重他人、为他人著想。他感触地说:“在这段日子,我不只是戒毒,而且还学会了做人,重新做回一个人!”

为 吸毒者打造一个可以让他们找到、学习到正常规律生活的过程并不容易。潘楯程强调,每一个开始戒毒的人都会很挣扎,因为戒毒前的生活一般都是毫无秩序可言 的,想要几点起床、吃饭、睡觉,都不会有人管教;而在戒毒中心,像是每天清晨都要起床这回事,就是一项考验了。“只有把自己的秩序栽培好了、找到了信仰、 学会了生活,那么一个人才有办法真正回到社会上。”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10年前最后一次花钱 女子辞职过“0元生活”

阅读全文

豪华游轮病毒大爆发 241人集体感染诺罗

阅读全文
民众在事发后为老妇(小图)施救,惟当时已死亡,而紫衣男子为肇事者。

老妇过路遭撞亡 家属泪控肇事少年没道歉无悔意

阅读全文

【天然气输管起火】 退休公仆惨遭火劫 9房屋被烧毁损失150万令吉

阅读全文

旧古仔路树倒压车

阅读全文

灾黎何去何从 要尽快解决

阅读全文

经济饭满盛人情

心视野

吉隆坡八打灵高原(Desa Petaling)组屋区有许多华人档口,有个经济饭档有口皆碑,赞的不是菜有多好吃,而是老板的...

阅读全文

京华留守半世纪

心视野

霹雳州怡保文冬区双溪巴里十五楼组屋曾是当地地标,如今原有一百二十多户的组屋已人去楼空,仅存一家经营了49年的京华理发店。...

阅读全文

安哥大卫卖玩偶维生 自食其力不需捐助

心视野

63岁的大卫克里斯托弗(David Christopher)不幸罹患血癌,虽然有病在身,但意志力超强的他,每天风雨不改地...

阅读全文

校门口的守护天使

心视野

傍晚6时45分,太平华联国民型中学下午班学生鱼贯步出校门。有个档口,坦荡荡地摆在走道正中间。档主梁振德忙著包装冰水、制作...

阅读全文

街头就是我的家

心视野

白天,街上人来人往,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忙碌著。待夜深人静,这里就变成落魄之人的避难所。他们在路边筑起自己的“家”,以天为被...

阅读全文

八旬老妪 独居园丘30年

心视野

阿嬷踩著的木地板吱吱作响,郑文七马上走出屋外,拿起板条及锤子准备修补。敲了几敲,老旧的地板全都裂开。“阿嬷,你怎么还能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