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八打灵高原(Desa Petaling)组屋区有许多华人档口,有个经济饭档有口皆碑,赞的不是菜有多好吃,而是老板的人有多好。39岁的档主梁启龙在当地开档11年,没有招牌,但当地部分住户几乎天天吃他们家的菜。在这个百物高涨的年代,价格公道、童叟无欺的良心行业实属难得。

“经济饭不经济”早已不是话题,2菜1肉,饭菜量都大,梁启龙只卖4令吉50仙,若来吃饭的是老人,他还会有“敬老价”,满满的一盘,通常只收3令吉80仙。这个年头,人们其实已放弃追求理想中的价廉物美,只求别成为“菜头”。当小贩有它的难,也有它的快乐,梁启龙只求心安理得,大部分时间,他懒得计较。

大家都已习惯了现有的价格,梁启龙想涨价都不容易, 他说:“东西确实都涨价了,但我们拉长补短还是过得去的,就不要赚那么多咯,只要不亏本,我都可以接受。”
大家都已习惯了现有的价格,梁启龙想涨价都不容易, 他说:“东西确实都涨价了,但我们拉长补短还是过得去的,就不要赚那么多咯,只要不亏本,我都可以接受。”

父母都是割胶工人,家里有8兄弟姐妹,年幼时家里很穷,梁启龙自小就必须跟著母亲到胶园帮忙收胶杯。“那时心里想著长大一定要做生意赚钱。所以一考完马来西亚教育文凭(SPM)就去了新加坡,当时的汇率是1令吉对1令吉70仙,除了赚钱,也在厨房里努力吸收经验,学做菜,也学经营,告诉自己不能一辈子打工。”之所以会进入饮食业,是因为当时姐姐及姐夫也在这一行,后来梁启龙和姐夫合股在柔佛新山开设海鲜餐馆,却因沟通不良而宣告拆伙。“餐馆的生意不稳定,会大起大落,当然赚钱的时候是真的能赚很多,可是压力也很大。我负责厨房,生意好的时候,炒菜炒到喘不过气来,平时还要想菜色搞噱头。相反,经济饭档很稳定,虽然不会有高峰,但一定有收入。”现在的梁启龙只要看见四十几样菜色都卖完,就已经有满满的成就感。“这些装菜的格子空了,我一个个收上来时,特别开心。每天的工作重复又重复也无所谓,不用应付人,也没什么烦恼,很安定,我觉得很好。”

经济饭档在城市里并不稀奇,专卖店、连锁店或是小档口处处皆是,但能让人赊账的饭档可就不常见了。见人就问“吃饭吗?”,对梁启龙而言,吃饭是人生大事,他总想著让所有人都有口饭吃,先医饱了肚子,再来解决其他问题。

梁启龙把食客每一笔赊下的账记录在小簿子中,记得仔细, 但大部分钱都没真的要回来,“不计较”是他的人生哲学,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办法办到。
梁启龙把食客每一笔赊下的账记录在小簿子中,记得仔细, 但大部分钱都没真的要回来,“不计较”是他的人生哲学,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 许多人一辈子都没办法办到。

午餐时间开档,卖完了就收,通常会到傍晚6时,梁启龙说:“以前是菜完了就再煮,怕后面来的人没菜选,一直在添,但半年前开始就没这样做了,现在东西那么贵,剩下的都要倒掉,太浪费了,我会亏大本。”开档做生意,自然是希望能赚钱,他也坦诚毕竟不是做慈善,为别人著想的同时,也得量力而为。卖剩的饭菜,通常是让伙计带回家,因食物安全的顾虑,并不会捐献出去。

经济饭档什么类型的客人都有,但在梁启龙的档口,老人占大多数,撇开当地乐龄人士原本就相对多的因素不说,或许是因为饭菜的价格低。梁启龙说:“不管你卖到多便宜,老人都还是嫌贵,时代变了,但他们还是在想著以前2菜1肉才2令吉50仙。不是我刻意要调高价钱,是现在早就不是以前的世道,但我也懒得跟他们解释和争论啦。”

梁启龙除了不介意老人的饭菜钱,偶尔还会让客人赊账。这个年代,听到赊账这两个字,真的很难不感到惊讶。他拿出簿子,说起欠钱的人,“有人每次叫儿子过来吃饭,钱就先记下,累积到百多块,儿子也毕业了,都还没还。还有人订好几天的菜,说一次过还,一家人吃的,几天下来都要大概50令吉了,我也不说什么。”

女生的老师8 年前请梁启龙给她一个工作机会,从倒茶切菜开始磨练,如今她已能胜任简单的炒菜工作。
女生的老师8 年前请梁启龙给她一个工作机会,从倒茶切菜开始磨练,如今她已能胜任简单的炒菜工作。

助释囚解燃眉之急

采访时还有几天就是农历新年,梁启龙笑说前一天才有人拿欠了4年的钱来还。这种姗姗来迟的还款是非常少见的,反之欠了钱当没一回事的人可不少。“我还有另一本记录赊账的簿子,已经淘汰了,现在用的是这两年的。”还有一种人,吃了饭赊了账,就消失了2年不再光顾,再出现时,像是从来没欠过钱,“他以为我忘记了,但我没忘。我跟他说之前的就一笔勾消,但从今天起,你吃饭就一定要现场给钱。”

梁启龙理解,人长长的一生中,总会有低潮,偶尔给别人一些协助、一点方便,并不会让自己少块肉,但若是这些人把它视作理所当然,把别人当傻瓜,那就实在没必要滥用自己的爱心。他说:“他们可能当下面对问题,让他们先吃饭,过后再还钱,不是什么大事,但总是欠了不还,欠多了我自己也会出问题的。”

说起这个,他想起了一个曾经来吃饭的人,“刚从监狱出来,光头、没穿鞋子,告诉我他很饿,问我可以请他吃一餐饭吗?我给他吃,他第二天还是过来吃饭。第三天,他很高兴地跑来告诉我,他找到工作了。”这件事时时萦绕在梁启龙的心头,即便也常有人劝他别太好心,别再让人赊账,但他总觉得,很多时候,人只是一时落魄,假若当时他没有伸出援手,该前牢犯很可能就会因为肚子饿而去抢劫犯案,但让他医饱肚子,解决了当务之急,他就会安分地去找工作,感受了他人给的温暖,他或许将来都会脚踏实地过日子。

梁启龙的母亲前年底过世后,父亲( 右)从家乡彭亨搬到吉隆坡,每天都到档口坐坐,偶尔帮忙收拾碗筷杯子,也在当地结识了新朋友。
梁启龙的母亲前年底过世后,父亲( 右)从家乡彭亨搬到吉隆坡,每天都到档口坐坐,偶尔帮忙收拾碗筷杯子,也在当地结识了新朋友。

喜欢员工相互认识的氛围

梁启龙有5名伙计,都为他工作了至少6年,其中一名负责切菜倒茶的女生做了8年,在这之前,她在其他地方工作,都被老板开除。该女生智力不足,但她能记得常客是否要喝茶,要热茶或是加冰块,现在还开始学煮菜。梁启龙的侄儿也有同样问题,从外表就能看出他们是比较“慢”的孩子,梁启龙也让他到档口帮忙,“总有他们能做的事,这样做不了,就试著做另一样,给他们机会,稍微训练一下,他们也能做得很好。”

工资以日计算,从一开始的35令吉升到现在的60令吉。梁启龙和一般的老板不一样,他会接纳原有伙计介绍过来的人,也更喜欢员工之间相互认识的氛围,“很多老板都怕伙计会联合起来,一起离职,但我觉得员工之间彼此认识才不会计较谁做得比较多,毕竟之前也遇过伙计不合作,搞针对和吵架的事。”

分身乏术 经营分行不容易

即使只是个档口,但怎么说梁启龙也是个老板,他自己也笑说其实没什么好烦恼,说辛苦也不是太辛苦。“要说辛苦,以前在厨房里掌厨更辛苦,现在都由伙计们负责煮,我偶尔客串,或是想到新菜色时先自己试试再教他们。”正值壮年,当初开餐馆的雄心壮志去哪了?他说:“已经灭了咯。之前就算没做餐馆了,开经济饭档我也会想开很多分行,把它做大,后来也确实开了,但是这行不自己在场,很难管理,饭菜没有定价,员工怎么开价,如何收钱,你根本管不到。”对他而言,现有的档口是维持生活的一个基本收入,他早已打消靠饮食生意赚大钱的念头,“我投资,保险、基金、房产等我都有尝试。对我而言,想要赚钱有很多方法,没必要去挖客人的老本。”

访问间中,有个安娣说他们家不开伙,几乎天天光顾梁启龙的档口,星期天他休息,她还会不知所措,不知该上哪吃饭。城市里能吃饭的地方那么多,但有一个地方能让人愿意天天去,实在不容易。梁启龙的年纪不大,档口也没有祖传几代的悠悠历史可诉说,但要说人情味,它还算是浓厚。谁说城市里人清淡漠?人情味其实藏在街头巷尾中。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京华留守半世纪

心视野

霹雳州怡保文冬区双溪巴里十五楼组屋曾是当地地标,如今原有一百二十多户的组屋已人去楼空,仅存一家经营了49年的京华理发店。...

阅读全文

安哥大卫卖玩偶维生 自食其力不需捐助

心视野

63岁的大卫克里斯托弗(David Christopher)不幸罹患血癌,虽然有病在身,但意志力超强的他,每天风雨不改地...

阅读全文

校门口的守护天使

心视野

傍晚6时45分,太平华联国民型中学下午班学生鱼贯步出校门。有个档口,坦荡荡地摆在走道正中间。档主梁振德忙著包装冰水、制作...

阅读全文

街头就是我的家

心视野

白天,街上人来人往,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忙碌著。待夜深人静,这里就变成落魄之人的避难所。他们在路边筑起自己的“家”,以天为被...

阅读全文

八旬老妪 独居园丘30年

心视野

阿嬷踩著的木地板吱吱作响,郑文七马上走出屋外,拿起板条及锤子准备修补。敲了几敲,老旧的地板全都裂开。“阿嬷,你怎么还能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