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凯莉(后排左起)与陈国伟对员工十分照顾,把员工当作家人对待。

小夫妻创业系列2

小资夫妻向前冲!一对年轻夫妻为了家庭未来,毅然放弃工作从零拼搏,一步一脚印携手走过艰辛创业路,两人茹素后在因缘际会下经营起素食馆,在柴米油盐间收获满满幸福!

位于峇株巴辖万兰花园的济缘素食馆,开设至今已有5年,店内售卖上百种各式素食料理,小小店内几乎每日都高朋满座,生意极佳。

上述由陈国伟(35岁)与妻子杜凯莉(30岁)共同经营打理的素食馆,并非两人第一次创业。刚顶下素食馆时生意惨淡,杜凯莉更因此觉得对不起丈夫,甚至曾经哭著道歉。

两人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起这段创业过程中的艰辛。

两人是在2006年时结婚,两人当时都非从事饮食业,24岁的陈国伟从事钢铝业,年仅19岁的杜凯莉则在一家诊所担任助理。

杜凯莉说,她与丈夫结婚后便开始计划买房子及车子,但碍于收入有限,纵使两人曾尝试加班,仍无法凑得足够的钱,因此便萌生了开设经济面档赚取收入的念头。

这对年轻夫妻都无下厨经验,只好一边向杜凯莉母亲学习烹饪,一边学习经营生意的各种技巧。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经营的经济面档口,第一天虽然只赚了32令吉,但我们还是感到雀跃不已,不过一整个月下来,我们虽然没有亏本,但也没有赚钱。”

“关关难过关关过”

后来,两人在亲友介绍与帮助下转而顶下点心店,专攻夜市生意,售卖点心及经济面等。当时杜凯莉正怀著身孕,无法帮忙陈国伟,只靠陈国伟与一名员工经营生意,且营业时间是傍晚6时至清晨6时,非常考验健康及体力。

“虽然当时生意在丈夫努力经营下已越来越好,收入也开始稳定,但我们都知道,长远而言这并非一门理想的工作。”

由于不忍丈夫过著日夜颠倒的生活,且有感丈夫陪伴她及孩子的时间变得更少,于是她开始物色其他生意,想要让丈夫转换跑道,过上较健康的生活。

两人此时也在机缘巧合下开始茹素,刚好当时有间素食店正要出顶,杜凯莉与丈夫商量后便决定转而经营素食店生意,当时出顶店面的东主,更教会他们如何烹煮各类素食。

然而,夫妇俩刚顶下素食店时生意惨淡,杜凯莉更因此觉得对不起丈夫,甚至曾经哭著向丈夫道歉。

“当时我们也进退两难,面对著资金及人手不足等压力,只能告诉自己‘关关难过关关过’,就这样一同咬紧牙根撑下去,边做边学,努力开拓客源。”

所幸在他们共同努力下,该店如今已建立起好口碑,生意也上了轨道,熬过初创业时那段艰辛难熬的日子,令两夫妻总算松了口气。

经历过做生意的瓶颈,他们直言,此生并不求大富大贵,但求生活能够安稳,因此每天经营这家素食店,虽然从早忙到晚,连休息时间都少有,但两人踏踏实实经营这家店,却令他们感到满足与快乐。

同心打拼 家庭事业双赢

两夫妻共同走过创业低谷,如今胼手胝足打拼事业,证明只要夫妻同心,便可齐力断金,取得家庭与事业的双赢!

杜凯莉表示,夫妻拥有共同目标最重要,若两人对未来的方向一致,就会愿意齐心为将来打拼,但若两夫妻想法不一致,则难以长时期经营同样事业。

如今,她负责掌管前台大大小小的事务,丈夫则负责管理厨房内的事务,两夫妻各司其职,一同经营这门生意。她坦言,夫妻俩既是人生伴侣,又是生意伙伴,朝夕相处难免会出现矛盾争执,他们也曾经历过一段互相磨合的时期。

“我们结婚十几年,已非常熟悉彼此的脾气,因此都会尽量顺应对方的性格,不管大小事我们也会先一起讨论,再做决定。”

她认为,无论是夫妻或生意伙伴,相处之道不外乎要互相信任、不欺瞒对方,并时刻保持良好沟通,才能长久走下去。

大胆创新 研发素食新菜色

妻子大胆爱创新,丈夫做菜有坚持,陈国伟与杜凯莉两夫妻合力研发新菜色,为顾客带来非一般的美味素食,让食荤者也慕名而至。

杜凯莉笑言,她是个喜欢创新的人,因此每每在网上看到一些新菜色,或是突然对食物有新想法,便会尝试去做,但她同时自认,自身虽然对研发新菜感兴趣,但她的厨艺并不高超。

陈国伟则对食物要求严格,一旦要做就会下定决心做到最好,当他看到杜凯莉在厨房研究新菜时,便会忍不住出手帮忙,两人就此协调互补,研究出许多特色素味美食如鸭肉面、黄姜饭及蚝煎盖饭等。

“我们研究新菜除了是要让顾客能有更多选择外,也希望能做出迎合大众口味的素食,让吃荤者能打破对素食的偏见,慢慢接受素食。”

济缘素食馆目前共有多达137种素食供选择,口味大众化,成功吸引许多荤食者慕名前来,许多人尝试后更对素食改观,成为该店的常客。陈国伟与杜凯莉认为,烹煮美食其实并无所谓的秘诀,只要付出绝对的细心与用心,就能煮出一桌美味好菜,让食客吃得开心又安心。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民众在事发后为老妇(小图)施救,惟当时已死亡,而紫衣男子为肇事者。

老妇过路遭撞亡 家属泪控肇事少年没道歉无悔意

阅读全文

关税伤到自家人!第四大车厂开第一枪 美国900员工一夕失业

阅读全文

国盟网红国歌州歌分不清 教部批恶意诽谤破坏和谐

阅读全文
受害者在记者会展示自己手臂还未痊愈的伤痕。右为陈丽群。

两年婚姻被丈夫家暴3次 华妇不再忍鼓起勇气报案

阅读全文

【LIVE】慈善家资助灾黎

阅读全文

【LIVE】国家元首探望灾黎

阅读全文

【东方专题】失业保险制度为何未推行?——政策难产篇(下)

系列专题

翻看人力资源部于2015年4月拟定的“雇员保险制度”(Sistem Insurans Pekerjaan),当中详细列出...

阅读全文

【有图真相】临别依依 暖暖倩影上心头

系列专题

尽管熊猫怀孕的机率奇低,但2014年带著庆祝马中建交40周年的友好外交租借来马10年的一对大熊猫兴兴与靓靓,在隔年8月1...

阅读全文

【东方专题】苦等廿载的失业保险计划,为何迟迟未推行?——裁员失业篇(上)

系列专题

资本无国界,天华印务(马来亚)私人有限公司于7月21日,宣布结束在大马长达57年历史的印刷业务,并准备将原来的生产线迁移...

阅读全文
周晃毅(左)、王屏嬑这对夫妻档联手创业,他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小夫妻创业】互相尊重 夫妻档创业成功关键

系列专题

小夫妻创业系列1常言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夫妻联手创业,因为关系亲密,少了争执,自然无往不利。《东方日报》走访多对...

阅读全文
中资来马引起商家不同看法,受访商家坦言,由于来马的大型中资所使用的都是本身的资源,本地一般中小企业难以分一杯羹。

【中国人在柔州】生活文化不一 衍生中国恐惧症

系列专题

中国人在柔州完结篇随著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策略,许多中资出走海外,中国人也纷纷走出国门,处处都可看见中国人的影子。中资...

阅读全文

【中国人在柔州】进口家乡商品 中国超市刷亮招牌

系列专题

中国人在柔州4背井离乡生活时,最想念的就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食物。位于新山武吉英达繁忙的商业区内,有一家超市,亮黄色的招...

阅读全文
中国劳工上当受骗,他们有者会选择在旅游签证到期前离开马来西亚,登机前都在机场度过。(档案照)

【中国人在柔州】掉仲介淘金圈套 中国客工变“黑工”

系列专题

中国人在柔州3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下,位于新加坡旁的柔佛州新山,因拥有连接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地理位置,也有著“下...

阅读全文
为了小孩可入读新山的国际学校,覃婉婉(左)举家迁到新山居住,图为覃婉婉与家人到刁曼岛旅游。

【中国人在柔州】为孩子前程 国际学校吸引中国父母

系列专题

中国人在柔州系列2柔州近年来大势发展,吸引不少中国投资者进驻,随之而来的是前来本地工作的中国人,但除了商业活动、婚姻以外...

阅读全文
近年来,在中国“一带一路”策略下,柔佛州成为中资走出海外投资的热土。(档案照)

【中国人在柔州】留学陪读或打工 中国小社区冒起

系列专题

中国人在柔州系列1柔州在近几年内大势发展,在州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不少外资也大势进驻柔州,特别是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特区,更是...

阅读全文
槟州的垃圾源头分类计划已正式进入执法期,民众需把再循环垃圾分类出来。(档案照)

【专题】环保袋使用系列完结篇:贯彻永续性发展 环保包装减垃圾

系列专题

使用环保袋就环保了吗?-完结篇 理大全球永续研究中心主任苏兹曼认为,商家应聘请可持续发展职员,在公司运作上贯彻环保及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