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百年历史的旧巴生路(Jalan Klang Lama)兴建在1908年,是早年通往巴生港口的唯一道路,因而得名,它也是巴生谷历史最悠久,也是第一条主要道路。
到底这条旧巴生路有多长呢?从隆市方向往旧巴生路,从谷中城购物中心至健力士英格(Guinness Anchor Berhad),全长大约11公里。
在发展洪流下,旧巴生路在近10年里,不少旧区皆拆除重建。尤其是该路两旁地区在近两年里,多项大型综合发展计划开始投入运作,包括高密度公寓、商场、汽车城、商业大楼等,令旧巴生路蓬勃发展起来。
如今的旧巴生路摇身一变,成了一座综合发展区域,是各大发展商眼中的“肥田”,也是城市其中一道最为繁忙的主要道路,每逢黄金时段,该道路的交通更是水泄不通。
不少这一区的老居民也说,其实,旧巴生路不仅是一条“道路”,在未被开发之前,它是一座充满浓厚人情味的木屋区,村民们过著纯朴与团结的乡村生活。
此外,维诚及丹峇必烈木屋区在80年代非常盛旺,当时没有社会问题、纷争和冲突,居民过著安居乐业的生活。
至到2000年开始,旧巴生路主要大路需展开大型扩建工程,需占用该路两旁的部分土地,即维诚村及福安园面对大路的商店及木屋,都需要“让路”给扩建工程。
洪水涌民宅 水灾困扰40载
郭素沁说,在未展开启克拉容河床挖深工程前,旧巴生路过去近40年来,只要下起豪雨,就会受水灾侵袭。
“旧巴生路的淹水情况非常严重,曾夺走人命伤亡。直到完成了巴生河及克拉容河床进行挖深工程后,才舒缓了严重水灾的问题。”
回 顾2008年4月2日下午,因为承包商在靠近维诚及丹峇必烈东区附近进行打桩时,导致巴生河4尺高的防崩墙出现龟裂,洪水冲崩克拉容河的防崩墙,再涌入附 近的住宅,水淹高2尺,约80户居民受影响。有关承包商当时正提升克拉容河,因为桩子下堆满了建筑废料及垃圾,造成无法排出的洪水涌入民宅,造成每周至少 发生三四次水灾。
维诚及丹峇比烈(东区)睦邻中心于联合居民控告承包商、吉隆坡市政局及水利灌溉局,要求有关单位作出合理赔偿及一劳永逸解决水灾问题。
有关官司最后以庭外和解结案,承包商愿意赔偿1000令吉给受水灾影响的居民,并移除所有在克拉容河桥底的桩子,以及清理所有垃圾,自2008年至今,旧巴生路再也没有发生水灾。
拒搬迁赔偿 20户屋财两失
从1999年就中选为士布爹国会议员的郭素沁接受《东方日报》专访时表示,当地两个木屋区的商民,在2000年初开始收到来自不同地主的搬迁通知信函,两方商民分别向行动党及马华公会求助,为商民处理搬迁赔偿事宜。
“我是负责协助维诚村商民处理搬迁赔偿,由于该地属于政府地,政府愿意合理赔偿,索偿过程顺利。”
她 指出,另一方的福安园属于私人土地,当地商民不满意赔偿,不愿意搬迁,过后向她求助。她坦言,由于涉及私人地段,当时委任了一名律师为福安园商民与地主打 官司,而且只象征式向每名居民收取200令吉的费用。“经过4年审讯,即2004年法庭宣判商民败诉。但当时的Scoot Garden计划准备展开,有关发展商愿意赔偿6000令吉给搬迁的商民。”
她说,当时大部分商民都愿意接受该赔偿金,但马华负责人却怂恿其中20户居民拒绝接受该笔赔偿。“直到发展商来拆屋当天,这20户居民除了失去共2万令吉的赔偿金,还面临家园被拆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