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亦君令补选尘埃落定,国阵候选人成功打败来自伊党的对手顺利当选。补选期间,国盟继续扮演单元主义捍卫者的角色,不断玩弄最危险、最廉价的政治武器——种族情绪。
当中,最受瞩目的就是他们持续炒作“非法养猪场污染水源”的议题,试图借此激起特定选民的情绪对立,却从未提出切实解决方案。这种不惜一切无中生有的操作,反映出国盟缺乏治理能力与政策厚度,只会靠“情绪动员”来换取选票。
此外,土团党彭亨州议员嘉斯利则在社交媒体公开指控行动党两名领袖谢瑞詹和雪芙拉为“种族叛徒”,以一贯的伎俩妖魔化行动党党员,将对手描绘成十恶不赦之徒。这种毫无根据的抹黑手段,强行给人套上标签的做法,可说是完全无视多元种族社会的和谐基础。
当然,自成立以来,国盟秉持著族群政治早已不是新鲜事,虽说联盟内有个号称多元的民政党,但它只是吉祥物般的存在,就连堂堂党主席都不被盟友青年团放在眼里。“绿潮”爆发所带来的红利,让国盟领袖不断强化“马来穆斯林优先”的论述。一旦稍有机会,他们就会发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试图营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危机感。
如今,这股风气已延伸至境外,甚至试图干预新加坡选举,此等自我膨胀的境界让人瞠目结舌。新加坡政府日前点名批评伊党两名领袖,总财政依斯干达与雪州青年团长苏克里,借社交平台公开支持该国在野党中的巫裔候选人,试图将种族与宗教议题带入邻国政治。这种越界干预不仅严重违反外交礼仪,更是对他国主权的不尊重。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强调,候选人或议员以种族或宗教为基础争取选民支持,并把某个群体的利益置于他人或国家利益之上,是非常危险的。这不仅是对伊党的警告,也间接揭示了马来西亚政治的病灶,那就是部分政党无法摆脱低层次的族群政治。
讽刺的是,在一片族群纷争与民粹喧嚣中土团最高理事袁怀绍指倘若我国由一位有远见的首相领导,我国仍然可以实现“亚洲之虎”的地位。不知他口中的高瞻远瞩的领导人是否来自国盟?
国家需要的是有远见的改革者,不是煽动仇恨的操盘手。国盟若不能走出种族与宗教的旧框架,只会把国家带向更深的分裂与停滞。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