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看过新加坡的“亚洲新闻台”(Channel News Asia)节目主持人Steven Chia做过的两集系列,看过了实在是觉得十分惊恐。简单来说,如今的人工智能(AI)已经发展到只要拿了一个人的照片与声音,就可以“借用”别人的影片,将想要表达的对白“套在”那个“另一个人”身上。
没错,该节目的名字也是采用一个新词汇,那就是“深伪”(deepfake)。我的理解也许直白一点,我认为就是“骗很大”的意思。
写那么几个字,竟然要一直用开关引号,写的人烦厌、读的人也觉得很像是开车经过减速丘(speed bump),读起来卡卡的。但是实在没有办法,我们正正活在一个我们以为看到“人”、以为听到“人在说话”的世界里,而且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
社交媒体呈现的AI人已经为人诟病一段时间了,现在AI人已经变成是一些广告的主角。人工智能从一大堆数据中扫描、模仿、学习之后“产出”的AI人,到底是不是“智能人”?若真是“智能人”,以前我们以为只有生物性的“聪明人”才能做到的工作:节目主持、声演、演戏、模特儿拍剧照或广告,是不是某个团队用电脑操作就可以“产出”作品了?
连产出这两个字都要开关引号,因为我不知道那个是production,或者是“卷出来的”(churning out)。
4月1日刚刚过去,也是万千歌迷影迷拥戴的“哥哥”张国荣的 逝世21周年。我不知道有没有太想念他的歌迷拿他以前的歌声、声音特质作为蓝本,以便用人工智能“卷出来”一些“他可能是这样唱”的一些所谓新歌,或者拿著卷出来的所谓作品就声称他的演绎一定好过仍在人间的这个那个歌手或音乐人。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为一旦“卷东西出来”蔚为风潮而且大众也觉得很喜爱,这个世界还不如永远停留在怀念旧日就好了,又何须向前进?
所幸,大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多数喜爱的、敬重的,依然是那些有血有肉的生物性的“聪明人”。这些实实在在的人,在球场上会犯错、情绪激动,胜利时也许喜极而泣、失落时也许嘲笑自己的过失,这些都是人类活动与文明的魅力所在。
趁著现在依然有机会欣赏真人演绎的作品,我们还是把握机会欣赏。我担心有一天,我们已经不需要再有艺术方面的演绎,因为“卷出来的所谓作品”已经让你看得目瞪口呆,然后你还要忙著查到底电视、电脑或手机萤幕上看到的人是不是真有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
也许以后这一类辩别真伪的工作可以是一门专业,另外,人类也学会更珍惜真人的演绎。希望这真的是可以欣慰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