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里的风波,可大也可小?
近年来,茶室爆出的“茶杯里的风波”似乎都获得很大的回响,这不禁让笔者回想起,本身刚入行时,听过一名领袖说过,要了解小市民就要勤于到茶室坐坐,里面很多“在报纸看不到”的市井小民心声,有助于做好人民代议士或地方上的服务工作。
进入互联网时代,涉及数额区区几十仙至数令吉的“茶杯里的风波”居然多次走红网络,也引起主流媒体的跟进报道;去年有槟城某茶室因老人家不点饮料而发帖公审, 同时也让全国人民了解到槟城咖啡店业原本的“默契文化”,即顾客只是用餐而没点饮料将额外收费,近日还有被爆空杯要征收20仙的事件,回响都很大。
但近期最火的莫过于蒲种某茶餐室因有顾客因自备水瓶壶到茶室消费,因没有点饮料而被茶室老板骂,其视频火遍社媒后,茶室老板与老板娘还带著律师召开记者会来以示正听。
茶室里的“茶杯里的风波”,早在纸媒当道的年代,这类的新闻一般是用来“塞版位”的小新闻,顶多作为地方版的社会要闻,编采部看中的焦点 新闻往往涉及数百万、千万或上亿令吉巨款的发展大计或涉贪新闻。
但在网媒时代,尽管每家媒体在处理新闻时,依然也有主、次新闻之分,但每则新闻的独立存在感强,作为综合性的主流媒体往往会面对“妹仔大过主人婆”的事,就是次要新闻的流量与转评赞皆高过主推的新闻。
不过,茶餐室的茶水风波引起如此大的回响,也在在说明了好几个因素,首先是服务业者的态度问题,那就是友善提醒与谩骂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有所不同,因每次的争议事情发酵后,社会大众更倾向于态度好的一方,其次就是茶室里走的人情味路线,是否有必要规定用餐人士就要点饮料、携带小孩者自备水瓶壶如何通融处理,而用餐人士如何谅解茶室赚取的蝇头小利(相对价格更高的咖啡厅)。
当然,也有一种看法是,当人民“斤斤计较”时,究竟对服务业者的态度不满,还是对生活成本提高的不满呢?
若是后者的话,这类的发泄则可大可小,当政者就要更加谨慎看待,要作出一些举措来解决问题,避免这类“茶杯里的风波”在选举中掀起涟漪,到时就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