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网红View Chin, Shermine 和 Mira 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不少网媒与主流媒体也纷纷蹭热度报导。有报章甚至以连续剧集的方式来报导,截稿前已经多达27集。
从第一集的互怼出轨,到后来的离婚疑云,打算再婚,只能以高潮迭起,环环相扣形容,让许多网民欲罢不能。
从宏观的社会与新闻角度来看,这其实不算是重大的消息。但是,从流量而言,这件事情的热度比起首相访华有过之而无不及。
当事人表示,如果有人再继续炒作,会保留采取适当行动的权利。
对啊,这明明是人家的私事,为什么就这么多人要蹭上一脚凑热闹呢?
其实,这件事情的升温,与市场的供需法则是一样的。有需求,自然就有供应。说白了,就是网民有这种八卦心态,才会让网红事件炸开锅。
这与之前的车震事件同一个道理。如果没有人关注,转发或讨论的话,网红的家事就不会这么火热。
可是网民会就此对当事人手下留情吗?暂时看来不太可能,除非被另一则更劲爆的新闻盖过。
为什么会这样?这一切,都得归功于人类从古至今,深植在内心的偷窥与打听八卦的欲望。
我们可以从《人类简史》这本书,追溯到原始人时代。
早期人类的偷窥与打听八卦行为,多数是出于自我保护。人类在野外生存时,必须以偷窥或打听的方式观察敌人的行动,或是在作战时获得情报,以便保护自己的部落。这种行为渐渐变成惯性,随著时间推移深入植进人类的记忆里。
直到人类迈向文明,科技发达,这种偷窥与打听八卦的心理模式依然存在。以现代的间谍活动为例,某国的情报局可以通过针孔摄像头、窃听器、电脑等设备来偷窥敌国或政敌的一举一动。同时,我们也常听闻骇客通过社媒和互联网窃取他人的个资。
现代人长期处于安逸状态,不会像古人那样必须时时提防野兽与其他部落的侵袭。但是,源自古人的脑部偷窥与打听八卦的枢纽依然还在运作。当这些脑部能量没有宣泄的出口时,偷窥与讨论八卦成了一种替代的方式。
此外,打听八卦与偷窥隐私也涉及心理层面。心理学者苏晓波曾说:“只要人格还没有成熟,人们就还会热衷于窥探别人的隐私;只要还有欲望被深深压抑的人,就会有人挖空心思地揭露别人隐私,藉著别人的隐私,宣泄自身的欲望。”
受到脑部构造与心理层面的双重影响,人类有可能打消这种冲动吗?
就说最简单控制打开面子书窥看八卦的欲望,有多少人能够自觉地使用?很多时候都是不由自主地打开,一刷十分钟才恍然。所以,想控制打听八卦的欲望,知易行难。
哪要如何控制这种冲动?心灵大师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精神世界的升华,才能够减少人类通过感官来寻求刺激与满足自身欲望。
当个体的能量与思维层次提高过后,人类就很自然地不会再有偷窥或八卦的行为,因为这种“低级”的满足感与灵性练习带来的精神慰籍相比,有天渊之别。
就好像你吃了榴莲,其他水果立刻变得淡然无味。
现代人类过度追求外在的物质世界,内在精神与灵性层面却停留在原始人时代,很可能最终会被自己创造的科技(包括智能手机、人工智能、社媒)反噬。
只有做到内外兼修,身心才能协调,过度八卦的行为才能够被克制。
话说回来,网红当事人也知道事情搞大了,并对此事占用社会资源表示道歉。作为网民,我们也应该适可而止,别动不动就化身判官去讨伐当事人。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能不能把时间留给自己去做更有意义的事,对于类似八卦新闻不讨论,不点赞,不转发,让已经乱糟糟的网络世界带来平和,化干戈为玉帛,你说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