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媒体上,主要是中国的媒体,看到国际人名地名的汉语译名,例如纽约、达尔文、拜登、特朗普等。外国译名,中国各媒体几乎是一致的。究竟有何根据?原来中国有一套译名标准叫《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国家标准编号为GB/17693-1999,共有6种语言,分别是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导则》名称虽然是“地名”汉字的译写,它也提供了常用常用人名译写表。
《导则》有一个总则:地名专名一般音译,通名一般意译。例如:Indian Peak的译写是“印第安峰”,“印第安”是专名,音译;“峰”是通名,意译。
惯用汉字译名和以常用人名命名的地名仍旧沿用;其派生的地名,原则上同名同译。地名译写应采用该国官方出版的地图、地名录、地名词典、地名志等文献中的标准地名。
明显反映地理实体特征的专名,一般意译,例如Dead Sea死海,Three Sisters Mountain三姊妹山。具有一定意义或音译过长的专名,一般意译,例如:International Falls国际瀑布城。对专名起修饰作用的形容词意译,例如:East Linton东林顿。当通名为一词多义时,汉字译写时应视通名所指的地理实体类别译写。
例如:Norton Sound的sound除了“声音”,还有一个意义“海湾”。所以Norton Sound的译名是“诺顿湾”才规范,如果译为“诺顿声”就不伦不类了。谈到多义词的通名,这里顺便做个本地译名的补充,Klang Valley的valley有2个释义:山谷和流域。一些编辑不知就里,硬把Klang Valley译为“巴生谷”是错误的,因为巴生是平地,没有山谷。规范的译名是“巴生河流域”。
此外,《导则》还有一个常用通名和常用词汇的译写表。例如saddle是山口,pier是码头,ridge是岭,等等。
《导则》对部分字母及读音的译写有规定,例如字母a, e,o在首音节和尾音非重读时有指定的译写对应,辅音字母s,均按汉字“斯”译写。其他比较技术性的译写规则,这里从略。
关于英语人名的译写,《导则》也有一定准则,例如“弗”用于译名的词首,“夫”用于译名的词中和词尾。中国媒体英语姓名的译写除了以《导则》为根据外,也参考了新华通讯社译名室编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北京商务出版)。这里举几个例子:Abraham亚伯拉罕,John 约翰,Edward爱德华,Nottingham诺丁汉,Toms汤姆斯,等等。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出版的《语文建设通讯》(2020年11月第122期),就有拙作《谈英语常用人名的译写》,该文有详尽的例子。请大家参阅。
最后一提的是,我国领导的译名,中国并没有按照“名从主人”的原则译名,原因是穆斯林国家的人名译写,中国根据是《导则》第6项的“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阿拉伯语”部分来译写的。于是前首相“马哈迪”译成了“马哈蒂尔”,“阿都拉”成了“阿卜杜拉”。还有我们压根儿都不认识的“后赛因”,原来就是第二任首相“敦胡申翁”。毕竟马来西亚是个小国,中国不可能为我们特别编撰一套马来西亚穆斯林人名的译写导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