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教育部长马智礼抛下2020年第一颗震撼弹,在首相马哈迪的劝告下辞去教育部长职位,并“把职位归还给首相”,成为了继时任卫生部长蔡细历之后,大马史上第二位不是基于政府(或首相)的政策分歧而辞职的内阁部长(蔡是因为丑闻缠身)。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让民间议论纷纷,究竟是因为马智礼没处理好任内爆发的争议性课题,导致希盟民意下滑而被劝告辞职,抑或是我国政治最熟练的马哈迪,对教长这个重要职位有其他的盘算,部署著下一个类似“加影行动”所以才做此安排,只有时间能证明。
有趣的是,在马智礼这2 0个月任期内,不同族群和阶级群体分别对这名教长有不同的评价,有褒有贬,但经过马智礼的告别记者会后,坊间的舆论开始转向正面,媒体也大幅报导马智礼较少被关注的政策,而批评马智礼的人也态度软化,肯定马智礼的贡献,有者甚至为马智礼平反。
公众看法是成败关键
一夜之间马智礼从最具争议性,在部分社群中民意接近吊车尾的部长,变成史上最让人惋惜的教育部长,也为自己、教育部及希盟扳回一城,争回不少中间支持者。
在政治里,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或推行什么政策,而是如何呈现自己的想法,公众如何看待和认知才是重点所在(英:Political Optics),这也是决定政治人物命运的关键。数码化时代媒体的演进,让资讯可以快速流传,比起做对事,政治人物的首要考量是如何争取更多选票,毕竟这是票选制度的现实。
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便是一个绝佳例子。原本由政坛经验丰富,时任副总统尼克森领先选情,最后却由只当过参议员的劣势候选人肯尼迪以美国史上最微的0.1%差距胜选,当选第35任美国总统。后来学者分析这场选战,认为肯尼迪成功逆转局面,最关键的原因正是那一场电视辩论。
形象塑造之必要
那是美国史上首次透过电视直播的总统候选人辩论会,尼克森当时脚伤未愈,加上竞选期舟车劳顿,结果带著疲累的身心应战。较年轻、自信、意气风发的肯尼迪,和在辩论台上神态憔悴的尼克森形成强烈对比,结果隔天选情大逆转,随后肯尼迪一路领先民调,直到选举结束。当晚辩论的议题有美苏冷战、全球经济、黑人民权运动等,双方交锋论点鲜明,是一场具有高度的辩论,可是隔天醒来人们早已忘了台上两人确切说了什么,只记得台上冒汗,双腿频频交换重心,脸色暗淡的尼克森,和对面像足电影明星的肯尼迪的样子。
后来的政治界开始著重形象塑造,也意识到政治结合媒体传播的影响威力,民众对信息的接收和解读方式,重点已经不是在你“有什么政策”,反而是你如何呈现自己给大众。
辞职的艺术
上台靠机会,下台靠智慧,有别于蔡细历在他的告别记者会中藏不住傲气,马智礼充分利用了这舞台,言词不亢不卑,气度沉稳和不露一丝怨气,逐一列出自己掌管的部门所推行的政策优雅地下台,让人民暂时放下过去的种种争议。
在这个时间点上劝退马智礼,加上告别秀的铺陈,成功让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爪夷字课题得到缓冲,黑白鞋也显得不重要了,不得不承认背后操盘者的手段高明。
这几天民间多了不少人为马智礼护航,也有民众自发起草联署保马,瞬间降低对政治人物的期待标准。其实,对政治人物、对政府有较高的期待本是应该,正是这股力量催使国内政经文教乃至世界不断进步,同时这是民主的催化剂。对政治人物刻薄无情有要求,才能成就伟大的国家,对政客宽厚妥协最终只会被敷衍,从民主变成民粹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