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金本位制被废前,经济危机出现的次数比较少,规模多数也不大,且能很快恢复。如果再对比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危机出现的次数更少。反之,金本位制被废后,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的次数远大于过去,且严重程度和时间纵度都来的深长。
到底问题出在哪?你看看下面的货币理论,会否觉得熟悉?
“在就业不足的情况下,增加货币供给可以在不提高物价水平的前提下增加就业机会并增加国民产出。一旦产出增加,对货币的需求也会相应跟上来。在实现了充分就业,经济恢复之后,海外贸易发展后,自然会产生更大的货币需求,进一步增加产出,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纸币比金属本位制更好,它有更大的灵活性,给了发行货币的银行更多的运转空间和控制宏观经济的能力。”
也许你会说这是凯恩斯理论,或认为像是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概念。这些货币理论几乎都是全球商学院都会学得“正统”经济学,全球政府都是使用这些经济理论治理国家。
可我告诉你们,这些货币理论实际上是约翰.劳(JohnLaw)的货币理论。约翰.劳是什么人?他就是在1719至1720年,一手泡制“密西西比泡沫”,将法国变成一个大贫民窟的人。他将法国变成贫民窟的手段就是这些货币理论。
危机规模日益增大
可是现在全球“正统”经济学的货币理论都是衍生自约翰.劳的,你说经济能不动荡吗?实际上,随著全球货币政策越来越约翰.劳化,经济危机次数也越来越多,而且危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1970年代以前,主流经济学是凯恩斯主义的天下。凯恩斯强调要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修正”市场价格和利润体系,实际上是将经济平衡完全破坏。
政府这“看得见的手”没有那么英明,古往今来有多少英明的政府?让不英明的政府过度干预经济,除了让利益落入特殊集团手上以外,人民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从补贴、价格管制、最低工资限定、贸易壁垒等,太多破坏自然市场的作法,短期看似有好处,但因结构未能调整。政府的干预其实是制造新泡沫来掩盖旧泡沫,造成结构问题慢慢累积,小病变成大病,良药变成毒药。最后还是会用“猛爆”的方式重创经济。
后来1970年代,因为长期的政府干预引发了滞涨经济危机,才终结了凯恩斯主义的独大,新自由主义的崛起和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新自由主义并非全部是一路,当前的新自由主义主要是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的货币学派,和哈耶克(Friedrich Hayek)是不同的。弗里德曼和哈耶克最大的分歧,在于弗里德曼的自由主义不涉及货币层面,而是支持由中央银行垄断操纵.这点和凯恩斯主义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属于约翰.劳的货币理论范畴;而哈耶克则是要求回归自由货币黄金,甚至提出去国家化的纸币概念(这其实不是新东西,中国自古就有很多私人发行的货币,非完全政府垄断)。
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的政策理念,后来在1989年诞生于“华盛顿共识”为政策宣言,逐渐流传世界各国。“华盛顿共识”主要包括压缩财政赤字、重视基建、降低边际税率、实施利率市场化、采用具有竞争力的汇率制度、实施贸易自由化、放松对外资的限制、实施国有企业私有化等十大方面。
导致国家经济崩坏
后来美国、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研究人员,就以新自由主义这政治经济理论来治疗陷入经济危机的拉美国家和东欧转轨国家,结果导致这些国家经济崩坏,国家资源和命脉被少数1%权贵以自由经济为名而被掠夺,1%的强者奴役99%的百姓。新自由主义不过是伪自由,它是为1%而设的自由。
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在最新一期刊物《FINANCE&DEVELOPMENT》上发表的题为《新自由主义:已超卖》(Neoliberalism:Oversold?)的论文中,IMF研究部副主任JonathanD.Ostry、宏观经济发展部主管PrakashLoungani等三位经济学家对新自由主义提出了批评。
三人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批评之处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一刀切而不区分项目类别,统统财政紧缩的政策造成经济困难;二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开放资本账户等金融市场化手段则会导致经济波动加剧,令金融危机更加频繁。
他们援引全球数据称,上述两个关键政策不仅扩大了社会收入不均问题,还危害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令资本市场不稳定。
我国在前首相敦马哈迪时代,也是采取这类新自由主义,所以大量国有企业私营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结果让我国人民因为私营化而生活成本大增,而且还付出97亚洲金融风暴的代价。不过我国本身“朋党恩庇政策”的存在影响力更大,所以自由化也不是真自由化。故才会出现赚钱私营化,亏钱国有化的腐败现象。
平心而论,自由经济前提是正确的。错误的是在没有社会基础上,不受规则限制的自由,以及盲目急进实行而不依据国情而依序缓进,则会演变成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结果理论上美好的自由经济,并没有限制资本家的道德自由,让他们的行为破坏了市场竞争,国家资产被贱卖,反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反而摸著石头过河,逐渐开放的中国则幸免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