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因此大马有人去新加坡当马劳,印尼人来大马当印劳。但人均年收入3.26万美元(约15.5万令吉)的台湾人,却有百万在人均年收入1.27万美元(约6万令吉)的中国大陆讨生活?
人往低处走的现象真是奇哉怪哉?(注:统计缺陷难有精确数据,但一般估计在大陆台人有百万。)
凡有异常必然有妖。原因就是台湾统计收入的数据造假,夸大了真实国内生产总值(GDP)和薪资收入。
传统GDP是指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
台湾前总统陈水扁执政时的2002年,就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把台商在岛外的直接投资纳入GDP统计,2003年把间接投资也纳入统计。
因为岛外投资不一定对台湾本岛内的人带来收入,这造成GDP严重失真。直接反应在台湾当局税收并没有随GDP同步增加。1980-2000年时,税收占GDP平均约23%,之后就一路下滑,2023年只有13.2%。
根据台湾经济部数据,2023年台湾GDP为26.39兆新台币(约3.99兆令吉),台商在外就创造了10.92兆新台币(约1.55兆令吉),占41.4%。
这些在外创造的钱大多没流入台湾岛内人民口袋,但统计GDP时却计入岛内人民头上,台湾人均GDP收入3.26万美元就是这样算出来的。
可支配收入才是真实收入
人均收入不等于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是“实际收到的所得,包括扣除税率后可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根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数据,2023年可支配收入每月3万9218新台币(约5926令吉),折合人民币8933元或1241美元,年化率为1.49万美元,远比人均GDP收入3.26万美元少很多。
中国大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大陆人民每月可支配收入平均3073人民币。因为中国大,所以分析其经济不可用全国平均值,要分区域来看,否则容易失真。
中国大陆不需要每一个省市都超过台湾,只要主要的一线城市和部分省就足够。
分省市计算则是上海人民币5834元、浙江5010元、福建4650元、广东4646元、江西3968元、湖南3878元、辽宁3767元、云南3317元、贵州3292元。
在可支配收入平均方面,台湾平均人民币8933元,是中国大陆3073元的2.9倍,比一线城市北上广只是多约1.5倍。
但实际上,在中国大陆一线城市的有些薪资收入已经可以取得和台湾差不多的水平,有些甚至超过,它是因为基数大而被拉低。
可无论如何,台湾收入总体还是高于中国大陆,为何还会有百万台湾人去中国大陆做台劳呢?
生活成本高 台工资价值低
因为中国大陆在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娱乐、旅游等等,都比台湾成本低很多。
原因是中国大陆生产力高,可以拉低平均价格。而台湾政治操作性太强,宁愿使用价格昂贵的日、韩、欧美产品,也不愿对中国大陆开放。
如去年台湾严重缺蛋,宁愿进口过期的巴西蛋,也不进口对岸的鸡蛋。甚至在新冠疫情肆虐时,从口罩、快筛到疫苗也是这种态度,无视台湾人的生命。
对比两岸消费力,就明白中国大陆和台湾生活质量差不多,甚至部分还超过。
中国大陆人口是台湾62倍,两岸在各种消费品对比基本也是差不多在62的比例上下。
就拿昂贵的消费品汽车来说,不包括二手车,中国大陆2023年销量是2790.1万辆,台湾是47.7万辆,大陆是台湾的58.5倍,趋近两岸人口比例。
要知道,中国大陆无论国土面积和人口都远大于台湾,汽车销量却和台湾按比例计算差不多,这直接反映大陆很多地区的生活质量不输台湾,甚至超过。
同样方法也可以拿其他消费品对比也能得到类似结果。台湾名目收入比大陆高近3倍,但购买力却差不多,可见台湾收入高只是看起来很美。(待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