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华教最高机构是如何建立的:林连玉与温典光的对决”叙述了“三机构”创立的过程,那仅仅是该组织的框架,要与单元主义争一日长短,起不了什么作用。本文要讲的是三机构的独立性问题,即如何被赋予生命,以发挥维护与建设华教的强大作用。

(一)狡兔三窟,黔驴技穷

所谓独立性,即是华教的领导权掌握在谁手上的问题.此问题发生在教总(或董总)与非华教组织/个人联合工作时,特别是与政党在一起时。它关乎华教的兴衰起落,是一个极为重大的问题。如前文所述,三机构原计划附属马华公会,等同为粉饰马华公会梁宇皋、梁长龄、李孝式、陈东海等投降妥协分子的工具。

建构三机构独立性的重任落在林连玉身上。林连玉的直接对手是马华公会中文秘书温典光。必须压倒温典光,才可能隔离妥协投降集团的干扰,释放会长陈祯禄的积极性。林连玉树立三机构独立性的斗争,为捍卫、建设华教奠定了基础,是林连玉重大的贡献。

三机构成立伊始,温典光马上露出攫夺领导权的野心。首先,他拒绝发函邀请教总代表出席会议,直截了当排挤、取代教师公会,独霸华教领导的目的。但是,会议出席者以教总代表为多数,众口一词,温典光不能得逞。其中霹雳州代表蔡任平具怡保华校教师公会代表及教总主席(当然委员)两票,加上董总主席当然委员,使三机构委员增至33人,按“三方一致”的组织原则,大大有利于教总维护华教的斗争。温典光又以三机构秘书的身份,否定副秘书林连玉代表三机构对外的发言权;所有华教问题一概须拿到三机构来讨论,教总没有自行处理的权利。这些禁制,一一被林连玉义正词严的予以击退,无一得逞。

(二)三机构反成了教总的“外围组织”

另外,来自政府的压力,也给了林连玉一把助力。这是意外收获。

(1)温典光草拟和印发了数千册华教备忘录,广泛分发;并致函钦差大臣邓普勒,陈述华教的意见,其目的无非为自己的加码,却碰了钉子。邓普勒认为华教是华校教师或董事份内的事,政党马华公会不便插手。

(2)政府实施新薪制的一些技术问题,林连玉陪同温典光去教育部见副提学司(相当于教育部长)培恩氏。后者拒绝接见温典光,理由与邓普勒的相似。温典光解释自己是代表雪州董联会,并非马华公会,才得过关。

三机构代表华教的地位在政府面前遭到质疑。温典光不得不低声下气要求教总林连玉给予援手。林连玉去函邓普勒,解释三机构包含了教总与董总,三机构的意见即是董、教总的意见,这才出现了转机。在了林连玉占了上风新形势下,林连玉亦乐得顺水推舟,借重温典光的才华;教总出主意,也让他在阵前沾点光。一时两人简直成了“瑜亮”了,合作无间。林连玉经“吞炸弹”后的拐点,因势利导,具体构建了教总在三机构里的独立性,为华教铺垫了一个典范,值得后世珍惜。

(3)遏制梁长龄的分裂。1955年,联盟(国阵的前身)自治政府执政,酝酿釐定新的教育政策。所谓“自治政府”,是英殖民主义政府给予马来亚独立前的实验性措施。

林连玉与温典光商定召开董总与教总代表会,对教育政策提出统一的意见。但是,梁长龄私下搞自己的一套,董总代表拒绝赴会。林连玉一面通过教总分会呈上意见,一面通过温典光策动三机构出面,董教意见必须由三机构,以华社统一备忘录的形式上呈英政府,梁长龄的阴谋告吹。经过几回合的交手,林连玉在三机构的地位益行巩固。

(三)成教班与民众图书馆

话分两头,教总借了温典光的“光”,后者也不忘记自己的私利。其一,温典光曾拒绝交给教总编纂华教文献需要的资料。其二,温典光利用他在三机构的表面光环,从政府取得20多万元开办成年教育班的津贴金。又与美国新闻处拉上关系,开办民众图书馆。今天年纪较大的华人都有印象,成教班与民众图书馆以及《学生周报》是美国出面、败退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主持的渗透计划,为他们的“反共”阴谋效力。

(四)三机构瓦解

1959年,陈祯禄年老多病,退出舞台,槟城林苍佑接掌马华公会,三机构的正面作用得以延长一个短时期。为时不久,“盟主”巫统东姑阿都拉曼因国会大选席位分配不均,指责林苍佑“背后插刀”,用陈修信(陈祯禄儿子)代替林苍佑,马华公会全盘右转,三机构宣告瓦解。

(五)小结

(1)林连玉靠著教总代表的多数、华社的正义舆论,压倒马华公会内部梁长龄、梁宇皋、李孝式投降妥协势力,以及温典光的阻扰与阴谋,捍卫了华教的独立性与华教的领导权,维护了华教的生存与发展。林连玉个人的魅力也起作用,惟属次要因素。林连玉的这个实践,不但树立了领导作风的风范,更重要的是给华教运动开拓了独立性的传统。

(2)独立性是靠对华教维护与建设的共识为基础,在斗争中,祛除三机构中蚕食华教的意识与行为,争取和团结马华公会以陈祯禄为首的开明力量而建立起来的。

(3)林连玉当年“吞炸弹”的策略,虽代有冒险的意味,却是华教运动草创期无可奈何的和必要的,产生了积极的成果。不这样做,却硬碰温典光和妥协分子,历史可能要改写。由此可知:“立场、路线正确,政策也正确,是否同时具有与之相配套的策略,就成为落实的决定因素。换句话说,确保理论联系实际、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形成运动的推手,策略的作用不可忽视。”

(4)回到眼前的现实,看官们应当从董总风波中可以看到“温典光”的影子,可看到“梁宇皋、梁长龄”的负面形象?一个甲子后的今天,“温典光”与“梁宇皋”们的本质不变,但手法高明得多了。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一点突破;而且周边社团组织也不少,针对著董总全部领导权,症结何在?华教前辈的典范,为我们提供了经验。看官们可以自行得出结论。

(5)1970年代林晃升时期提出“超越政党,不超越政治”,归纳出独立性问题,比林连玉前近了一步。

概念本身基本是正确的,但80年代林晃升“三结合”与“两线制”实践却偏离了独立性,是失败的例子。今天向董总领导“挑战”的一群,其实践也与独立性有关。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在海滩卖饮料遇暴雨 女小贩不幸被树倒压死

阅读全文

水淹半个车身 Bezza女司机冷静开车涉水而过

阅读全文

身体不适申请延长病假被拒绝 女员工上班20分钟晕倒终不治

阅读全文

在泰国遭夫推下悬崖轰动一时 女子宣布平安产子

阅读全文

国家元首访华

阅读全文

【马哥打补选】柔大臣狠批阿兹敏散播仇恨政治

阅读全文

以退为进,将军抽車──难民安置的政治博奕

东方文荟

马来西亚政府在处理难民课题上,最终都不会变成什么好事。如IMM13难民证在东马沙巴引发的争议和弊端,就是最血淋淋的例子。...

阅读全文

孙和声:民主诚可贵,自由价更高──美式宪政民主观的特色

东方文荟

搞美国研究者知道,有所谓的美国特例性(Exceptionalism)这一概念;其义指,美国在不少方面,均与其他发达国有不...

阅读全文

中共权力继承的制度

东方文荟

中共领袖的代际交替是否已经制度化,而这个制度化的原则是什么?这是众多在深描中国政体演变的学者所共同要论证的议题。因为一旦...

阅读全文

社会学人与前后

东方文荟

英国著名经济杂志The Economist本来锁定的读者群为《经济-学家》或《经济-学者》。其中译名为《经济学人》,更是...

阅读全文

人蠢没药医

东方文荟

对于一位非美国人的笔者而言,对克林顿在位时的丰功伟绩没有什么切身感受,倒是对他在与秘书莱温斯基绯闻期间的经典名句“口交不...

阅读全文

麦翔:林连玉与温典光决斗──华教“三机构”是如何建立的?

东方文荟

(一)前言前文《林连玉与陈祯禄论华教:马华公会华教政策的订立》一文,刊于《东方日报》5月17日〈文荟〉版,主题是林连玉帮...

阅读全文

孙和声:大马国际贸易的基本模式

东方文荟

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产品,各国按照其绝对或相对优势互通有无,基本上可带来互利的结果,是主流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当然,非主流...

阅读全文

华马小说小小史

东方文荟

康拉德、毛姆、柏吉斯(Anthony Burguess)、忒鲁(Paul Theroux)、汉素音(Han Suyin)...

阅读全文

孙和声:金融危机的经济理路与人性

东方文荟

经济转型是近几年来常出现在媒体的用语。其本意是指,一国的经济结构,从农林渔牧转向工业,再由工业转入服务业。当然,其前提是...

阅读全文

麦翔:林连玉与陈祯禄论华教──马华公会华教政策的订立

东方文荟

如所周知,华教三大机构(教总、董总以及马华公会文教组三单位组成的“马华公会华文教育中央委员会”的简称)成立于1953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