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寺晨、午过堂(用斋)一般都要念诵《供养偈》(按:饮食时应慈悲为怀,上供诸佛菩萨,下施六道众生。)即便简朴的餐点,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修行课呢。展现了(中国汉传)佛教的生活传统与丛林风范;同时,也是重视内观自省、感恩惜福、知足节约、慈悲平等和绿色环保的一种表现,象征的是清净高远的佛教理念,处处闪耀著智慧的灵光。
午斋还要唱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其中“三德六味”的意思,多半的人是不了解的。”(按:“三德”意指清净、柔软、如法;“六味”指淡、咸、辛、酸、甘、苦。也喻示了红尘人生所有的“辛酸甘苦”都在其中,亦在不言中。)
说到“供养”,事实上“心花”才最有价值也!以花卉柔美、散发淡淡清香之特性譬喻修行者应具慈悲、忍辱的德性;或说,要把品德照顾好,戒德庄严,戒香才是最上乘最好的。
佛教所谓的“心花”,喻慧心、喻机巧之心,即慈悲与柔软的美德。柔软的心,是人性中最尊贵的美德之一。柔软生慈悲,慈悲生智慧,智慧生福报。自然可以去除一切障碍,增长道德与法喜了。心存善念之人,心中一朵花,得一生一世芬芳;心存感恩之人,手中一朵花,胜过满苑圃花香。
人际关系的维系
这不禁令人联想到重视人际关系维系和培养,的确需要悉心来经营,也是人们追求的一种良好环境。譬如与人说话的技巧,把话说得恰当巧妙、娓娓动听(很圆融),使人信服,就是柔美。
令人遗憾的是:吾人通常都不懂得如何善待他人,由衷地肯定、赞美、赏识每个人不同的优点(也不习惯被赞美),从而能够关心自己也关心别人。而轻视交流的相依性,情感关照的互补性,必然狭隘的将自己凌驾于改善“代沟”问题之上。
照顾好自己的灵性,在庸庸碌碌与滚滚红尘之中找回曾迷失掉的自性。常抱慈悲心或说“柔软心”与谦卑,才能让人平心静气,进而创造和谐环境(愉悦的职场人际关系或是亲和紧密的家庭关系),不陷入生活的焦虑不安。
再者,佛家常讲两个“轮”子转,一个叫法轮,另一个叫食轮。“转法轮”是由出世间而利益世间,“转食轮”是由世间而修出世间。
有道是,“法轮未转,食轮先转。”身心健康方能精进道业。出世间法如果没有福报,甭说帮助别人,恐怕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呢!
须知,佛教并没让吾人放弃美味,本能的追求食、色,并无过失。惟太过于注重食、色之欲时,便会有感官麻痹的困境了。
突然想起另外一事儿,譬如早餐是最重要的。然对某些女性而言,奇怪了,吃早餐是件很痛苦的事吗?!
食有长养、资益之义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含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佛陀住世时,经常开示弟子修行要福慧双修:只有福德和智慧都达到至善的境地,福报、智慧兼容并蓄,才可有成就。
先照顾好生活问题,才能用功修道。要想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就必须高度重视道德的作用,还要重视耕耘心灵福田,成为福田的“自耕农”。佛教养生观也主张养生要从“修心”开始,这著实是展现了佛教的根本,佛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堪称“心”的宗教。职是,如何将饮食观落实于修行上或生活中,著实是一门颇为湛深的心地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