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马来西亚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就是国债到底有多少。撇开背后的政治目的等等,实际上是个会计问题。询问拥有会计师执照的家人,到底这笔账要怎么算,每个会计师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也因此,会计师执照的考试中,有时正确答案并非是唯一的正确解答,而是在此脉络中,最适当的正确答案(其他的选择也可以是对的)。
类似的事情在史学中也常常可见。卡耳(E. H. Carr)的名言“历史是历史学家与他的事实之间,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对话。”就告诉了人们,我们所知道的“历史真相”,其实是个经过人们挑选的事实,并且经过人为的解释,才产生的事物。就如大学时期史学史的课上周梁楷教授不断耳提面命的,所有的历史解释是人为的,因此必须了解历史解释背后的史家与其史观,才能明白为何有此历史解释。(如何挑选事实,以及建立可信的历史解释,学术圈有一套专业做法,并且要求一定要符合逻辑)
套入熟知概念诠释
这说法虽然看似高深,实际上却是存在于生活之中。简单来说,如果某件事发生,人们会很自然地运用自己所熟悉的观念和文化来解释,也就是把事物放入自己最熟悉的思考方式和框架来理解。
例如当清末时期的中国第一次接触到美国国父华盛顿的故事时,就是以一个王朝的开国皇帝的概念来解释,而不是以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民主政体中的总统的观念来解读。这看似很奇怪,但回到当时面对一个对于民主等概念仍不熟悉,不知道什么是民主政体,只知道皇帝的中国人,用开国皇帝的概念来解释华盛顿,不但是让人容易理解,而且也是最实际的做法。
再举一个当今世界的例子。当马来西亚人观看香港和台湾时,就只是知道港独和台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当地人民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抗争活动就是争取独立,而忽略了台湾和香港当地地方政治与社会的长期脉络(对于政府作为和承诺跳票不满、年轻一代民权意识觉醒,以及生活成本高涨)。
立场不可能完全中立
但是马来西亚长期以来都受到中国大陆官方媒体的一套说法(不可分裂),并且长期来所接收的中国概念都是大一统的概念(例如强调中国历史的统一状态),因此面对港台的抗争运动,就很自然地以港独台独来定义这些维权运动(最先以港独台独来定义这些维权运动的,中国官方媒体是其中之一与大力推手)。
要如何超越自己的思考局限,对于事物有更全面的理解?首先要做的,也许就是要承认自己有立场和偏见。有如此自觉,才能清楚知道到底自己是不是带了有色眼镜看待事物。人是社会的产物,不免受到自己的环境影响,因此不可能有完全中立的态度(不怕有立场,只怕伪中立)。
第二是学会不把事实先放入某个脉络和立场来理解,以检视事实到底是什么,甚至好好思考所谓的事实,是否真的是如此的真实。因为有些事实,也是经过层层重叠之后(甚至改头换面),才变成我们所看到的样子,而不一定是原本的样貌。甚至事实之间也有可能互相冲突与矛盾,让事实必须经过一番分析解构才能够还原成原本的样貌。
多角度切入检视
第三是从不同角度、立场和脉络来检视和了解事情,对于不同的思考抱持谨慎的态度,尝试把思考建立在事实、逻辑与常识上(Common Sense),也以此检视自己和他人的思维。
从大选前到现在,从文章开始时说的国债,到对于前朝与现任政府的各种政策的讨论,都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也互相倾轧不停。有感于这种现象与史学研究有若干相似,故作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