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欢认为所有事情的改变都需要从小事做起,因此她希望“Tak Nak Straw”运动可唤醒民众的环保意识。

撕开吸管的包装,将吸管插入饮料盒,到饮料被喝完为止,其过程或许不到5分钟,但我们又制造了一个垃圾。“地球上的许多垃圾都是一次性用品。”“Tak Nak Straw”运动发起人刘燕欢(Carolyn Lau)认为,要减少垃圾,可从小物品做起,有了环保意识后,自然就会衍生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吸管这东西简直可以拿来当传家之宝,相信传到你的曾孙子手上还是完好无缺的!”刘燕欢指著桌上的塑料吸管说。“Tak Nak Straw”自今年3月发起后,就积极参与各种市集、活动,期望争取更多曝光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这个运动。

参与市集时,刘燕欢会将各种吸管摆放出来,并在前方放上小卡片,为每一种吸管的寿命作说明。许多人因此停下脚步,开始询问。“只要他们开始留意到我们,就有机会向他们解释我们在做什么。”她解释,这是一个环境保护醒觉运动,以鼓励民众不用吸管为目标,以减少塑料垃圾为宗旨。“我们要做的是埋下这一颗种子,让人们去思考。”

现代生活里充斥著一堆塑料物品,难以完全“与塑隔绝”,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全跳脱。“在所有塑料用品中,吸管的使用寿命最短,而且不是必需品,比较容易‘戒’掉。”她认为,只要从小东西开始改变,就能引发更多人去注意到塑料课题。

木瓜树枝吸管是最环保的吸管,用起来的感觉特别贴近大自然。图为刘燕欢示范木瓜树枝吸管的制作方式。
木瓜树枝吸管是最环保的吸管,用起来的感觉特别贴近大自然。图为刘燕欢示范木瓜树枝吸管的制作方式。

仅20%饮用者坚持要吸管

“吸管对许多人来说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可能只有20%的人会坚持要吸管,80%的人并没有这样的需求。”刘燕欢指出,不少消费者的心态是“既然人家给了,我就用”;但店家则抱著“如果不给,人家会认为我们服务不周”。两者的观念不一致,但同样对吸管并没有太大的坚持,皆因“习惯”和“误会”所致。她以早前在Publika商场办的Cooler Lumpur Festival为例,主办单位因“Tak Nak Straw”的参与,特别邀请旗下各个餐饮店在活动进行期间只在客人的要求下提供吸管。“按照那两天的情况看来,80%的人都没有向店家要求吸管,可见大家其实都不需要。”她笑言,虽然店家并未允诺会继续办这个活动,但她觉得那是可燎原的星火,引导店家往这方面思考,或有实施的可能性。

刘燕欢指出,国外有不少类似的团体推行不用吸管概念,但这个概念在大马仍属新颖,并非人人能接受。“有些人无法接受直接用嘴触碰嘛嘛档的塑料杯子,一定要用吸管。”因此,她想出折衷的方式,以较为环保的物品替代塑料吸管。
为何只想对蜡纸吸管“物尽其用”?

“最奇怪的是,人们看到蜡纸吸管都会问我这个可以用多少次、耐多久,却没人问起塑料吸管可以用多久。” “Tak Nak Straw”在参与市集时也会开办蜡纸吸管制作工作坊,每每有人问起这个问题时,刘燕欢都感到非常纳闷。“虽然这是蜡纸,但还是有使用的限度,一般是一次性,但要是你想多用几次,用水洗一洗,还是可以继续用的。”她认为,人们的思维模式怪异,塑料是可耐上数百年的材质,但大家用了就丢,从没想过循环使用;来到蜡纸吸管时,就想“物尽其用”。她表示,推出蜡纸、竹制等各类型吸管,是为了让民众知道即便将这些吸管丢弃,也可在短时间内分解,不伤害大自然。“要是真的想重复使用,那可考虑用不銹钢或玻璃等材质的吸管。”

“虽然我们在市集里兜售竹吸管、不銹钢吸管等,但还是希望民众可以完全不用。”访问期间,刘燕欢剪下家里的木瓜树干,向记者展示如何将其制成吸管。“在巴厘岛酒店里看到的原始吸管,其实就是木瓜的树枝。”她指出,只要将新鲜的木瓜树枝浸泡在盐水中一小时,就可以达到消毒作用。“要是放在冰箱,它还可以耐上一天呢!”

刘燕欢素来喜欢赋予废弃物新生命,家中客厅悬挂著好些由塑料瓶子改造的动物造型灯饰。
刘燕欢素来喜欢赋予废弃物新生命,家中客厅悬挂著好些由塑料瓶子改造的动物造型灯饰。

竭力影响身边的人

“这个组织并不只有我一个人,大家各司其职,用自己的专长来宣传这个运动。”访谈期间,刘燕欢不断强调这是与共同创办人一起推行的活动。“Tak Nak Straw”有6个创办人,包括她本身、玛莲娜(Mareena Yahya)、玛丽莎(Marissa Parry)、零包装店老板嘉莉(Claire Sancelot)及母女档诺林(Norlin)与依斯拉(Ishra)。刘燕欢指,玛莲娜会以分享生活、讲座的方式推广;嘉莉在店里兜售各种环保物质吸管;依斯拉则以学生身份与同学分享这个概念。“我是全职妈妈,所以可以将较多时间花在这个活动上。”

“Tak Nak Straw”运动源自以打造干净、健康的生活环境为营运宗旨的雨伞组织Sampah Menyampah。步入环保圈子后,某次听到大马零塑料生活达人玛莲娜的分享,给刘燕欢留下深刻的印象。“她几岁大的孩子到嘛嘛档的时候都会在点餐时要求不要吸管,这个举动给我很大的震撼。”尔后,参与Art for Grab市集时,恰好主办单位与雪州政府合作推广无塑料和宝丽龙活动,让她萌起将更多绿色摊位带入Art for Grab的念头。在与主办单位商讨下,这个活动最后延伸为绿色座谈会,更因此促成了Sampah Menyampah。

刘燕欢指出,“Tak Nak Straw”是这个雨伞组织的第一个环保运动,只要这个运动上了轨道后,就会开始策划下一个运动。“我还希望可以推行带手帕运动、写信给各大企业做绿化产品回响等运动。在这个雨伞组织下,可推行任何环保运动。”

“Tak Nak Straw”除了会到市集摆摊做宣传,还会承办蜡纸吸管工作坊,让民众亲手制作。
“Tak Nak Straw”除了会到市集摆摊做宣传,还会承办蜡纸吸管工作坊,让民众亲手制作。

减少使用,才是最佳方法

2008年,刘燕欢留意到生活日常用品在无形中制造了许多垃圾,因此开始设法将这些东西再循环或改造为其他物品,在环保市集上兜售。“我会将‘垃圾’改造为手提包、项链等,尝试制成各种物品。”

然而,在刘燕欢对环保课题越来越了解之后,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我问我自己,当我开始用这些材料做成项链、包包等物品的同时,世界上不也还有很多同类型的物品吗?”在经过内心的挣扎与对话后,她决定放下将所有废弃物都拿来改造的念头。“改造物品其实也在为这个世界制造垃圾,减少使用才是最佳的办法。”

直至今日,她依然在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内心对话。“就好像有两个我似的,譬如我一方面想做一些事情让更多人知道‘Tak Nak Straw’这个活动,另一方面又想,做这些是不是会本末倒置。”她指著身上的衣服举例,“有些人认为喜欢这个概念,想要支持我们,但我们因各种考量选择不印制T恤,而要消费者带自己的衣服来做印制。”她指出,许多时候民众为了支持某些运动而购买T恤,但该T恤的款式或大小可能并不适合自己,最终还是成了垃圾。“所以我们要民众带一件自己喜欢的T恤来,直接把这个字眼印上去,如此不是一举两得吗?”

刘燕欢家里仍挂著不少环保改造品,目前她偶尔还会赋予废弃物新生命,“我只会做一些真正会用到,或者可以达到教育作用的物品。”除了家中饰品,她偶尔还会将自制的改造物品带到市集上,摆放在“Tak Nak Straw”摊位。“这些小东西能引起民众的关注,进而引发他们做出环境保护的思考。”

“Tak Nak Straw”由刘燕欢发起,共有6名创办人。图为其中4名创办人合照,左起为玛莲娜、刘燕欢、玛丽莎及嘉莉。
“Tak Nak Straw”由刘燕欢发起,共有6名创办人。图为其中4名创办人合照,左起为玛莲娜、刘燕欢、玛丽莎及嘉莉。


木瓜枝吸管
分解期限:少于1星期
说明:单次使用吸管。将木瓜树枝切成想要的长度,于盐水中浸泡一小时即可使用。

蜡纸吸管
分解期限:少于1个月
说明:采用凝固巧克力用的食品用石蜡制成。

竹制吸管
分解期限:少于1个月
说明:可重复使用,若出现异味,可置于盐水或醋水中浸泡,之后风干,便可继续使用。

左图起:不要吸管、木瓜枝吸管、蜡纸吸管、竹制吸管、不銹钢吸管和塑料吸管。
左图起:不要吸管、木瓜枝吸管、蜡纸吸管、竹制吸管、不銹钢吸管和塑料吸管。

不銹钢吸管
分解期限:逾20年(开始生锈)
说明:可重复使用多年,减低碳足迹。

不要吸管
分解期限:
无须分解
说明:不会制造任何垃圾和碳足迹。

塑料吸管
分解期限:逾200年
说明:200年后分解成微塑料,但无法完全分解,微塑料仍会存留在土地或水源里。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二年级儿子突然关心起“爸妈何时生日” 她收到简讯才知事情不单纯

阅读全文
遭殃及的本田思域轿车载有一家三口,夫妻二人受伤送院,一岁儿无恙。

南北大道货柜罗里翻覆夺命事故 轿车华裔司机及妻子受伤一岁儿无恙

阅读全文

令吉汇率令人揪心 国行发声了

阅读全文

下午突降雷暴雨 隆市数条主要道路淹水

阅读全文

传统油纸伞制作 机器无法模仿的手艺

阅读全文

1万3099人入境狮城未申报物品被罚 包括Labubu潮玩【东方头条】 2024-11-15

阅读全文

【人物访/国庆系列五】从警务到弘法 坚持履行正义 陈进丰不曾退役

人物访

国庆系列(五)关于爱国,陈进丰说:我觉得谁是执政者没有太大差别,最重要的是人民不要只是“听说”,要追求真相。一来是醒觉力...

阅读全文

【人物访/国庆系列四】自然农耕爱国土 何赞能净壤传承下一代

人物访

关于爱国,何赞能说:爱国应该从环境出发,给这个国家一片活力土地,以及干净的空气与土地,可以代代相传下去,这就是我的爱国表...

阅读全文

【人物访/国庆系列三】极地超马练意志 刘俊腾:有目标就去实现 

人物访

国庆系列(三)关于土生土长的国家,刘俊腾说:“参与极限超马的亚洲人向来比较少,我这个年龄层的更不常见,领奖时大家难免有点...

阅读全文

【人物访/国庆系列二】“面对不平,就要有人站出来” 叶瑞生不只是监督者

人物访

国庆系列(二)关于爱国,叶瑞生说:“爱国情操应该是一种自然、发自内心对一片土地的热爱。出于这种关爱,希望国家可以变得更好...

阅读全文

【人物访/国庆系列一】张永新推动民运半世纪

人物访

国庆系列(一)关于爱国,张永新说:“爱的反面就是害,我反对‘害国’的人,那就是爱国的表现。人们看得见那些高高竖起的国旗,...

阅读全文

生命遗憾 藉电影谱成家族挽歌 苏忠兴自我救赎

人物访

苏忠兴的名字,在马来电影圈里并不陌生。他是广告导演也是剧场导演,2004年,他凭首部执导的马来电影《金山公主》(Pute...

阅读全文

“在适当的时候做该做的事” 欧阳林理性与感性

人物访

本地第一代医生作家欧阳林去年回流大马,在家乡柔佛龙引开设诊所。他的回归让不少人讶异,何以在台湾生活执业近27年后突然回乡...

阅读全文

吴亚鸿病后重生 心之所向画意浓

人物访

在鬼门关前被抢救回来后,吴亚鸿这两年的画风一百八十度大转变。1960年代末至今,吴亚鸿创作了不少水墨画作品,精湛的画工,...

阅读全文

杨静宜再现日常之美

人物访

用照片、文字和手绘记录生活及旅行的时光,杨静宜(Silver Yang)的作品让人看见大马道地的生活风景,她的“马来西亚...

阅读全文

【强人】阿果 给世界一抹微笑

人物访

阿果,本名李高丰。他是新加坡绘图插画家,由于画风带有几米的味道,而被冠称为“新加坡几米”。他坦诚,自己的确深受几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