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多年前读了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双城记》后,所感受到的震憾。小说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述了各人物在那个大时代所遭受的命运。这场以反抗君主、贵族统治为导向的群众运动,打著自由、平等与博爱的旗号,其反抗强权精神固然有积极意义,却留下斑斑血迹。国王与大批贵族、旧体制拥护者被处死,断头台成了大革命其中一个代表物。
在《双城记》中,身为故事主人公的贵族青年主达尔内,因对家族不满而选择放弃爵位和遗产,本来和革命分子算是同路人。然而,由于其贵族身份,被愤怒的革命群众逮住,准备送上断头台。小说描述了一种可怖的狂热:在敌我分明氛围所筑起的壁垒下,个体生命的性格特质被抹去,只剩下属于“非我族类”的身份,待除之而后快。在群情汹涌的肃杀氛围中,喊打喊杀的不是一般印象中那种无恶不作的“坏人”,而是规规矩矩地过生活,再平常不过的凡人。一个普通人,可以在情境力量影响下,成为冷血的屠夫。
最近读了《在伤口上重生——五一三事件个人口述叙事》一书。这本书记录了部分见证者或参与者,以及受难者家属的访谈,还原了一些历史片段,读来怵目惊心。比如,一名见证者忆述,当时身为大学新生的他,如何不明就里地被带往一个聚会,那里的群众如何误信了一名同族人被杀的谣言,而狠下手杀了一名送外卖的异族小男孩报复泄愤。
又比如,根据遇难者家属的说辞,好些遗体上有枪伤,乃暴动后戒严时期,制服人员开枪所致,非死于族群冲突。有家属追忆,亲人因而邻宅失火而出门救火,却从此再也没有回家。然而,一位当时执勤的军人受访时却忆述,本身没有接获开枪的命令。究竟是什么因素点燃那根引发杀戮行为的引火线,仍是待解的谜团。
关于五一三事件的肇因,有许多说法,一日档案未解密,真相无从确定。我们或许永远无从得知何为事件元凶,但火上加油的帮凶,却显而易见,那是深埋于人性幽晦深处的弱点——盲目从众的羊群心理,非理性的狂热,轻易被情境力量影响、煽动而迸发的恨意。
类似的群众狂热而失控的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如卢旺达屠杀,有幸存者回忆当时,向来和睦相处的邻居忽然翻脸无情,互相杀害;又如中国文化大革命,青少年受政治运动影响,以致频频上演孩子举报父母,学生举报教师校长的荒诞剧,把“思想不正确”的长辈逼上绝路。
这些事件看似离我们有些遥远,其实不然。先前香港警察向“反送中”示威者施暴,不少亲中分子无视警方执法过当的行为,幸灾乐祸,甚至认为应该枪毙示威者。马来西亚近来掀起反对罗兴亚人的舆论风潮,竟有网民发言支持向难民船开枪。虽然这仅是吃瓜群众之言,这当中深藏的恶意,却仍让人不寒而栗。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普通人与恶的距离并没那么遥远,有时就在一念之间。为此,有必要正视人性的弱点,理解理性的脆弱,同时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不人云亦云,以免被群情支配而不自知。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历史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