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大道靠近丹绒马林路段一家六口扫墓遇车祸丢命,消息传出后,令人遗憾及感伤,事后警方证实肇祸巫裔司机曾是吸毒者,且犯下无牌驾驶等错误。
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司机在事后的毒品尿检,显示他开车时没有吸毒。一起车祸夺走六条人命,当司机有前科纪录的消息传出后,网民对司机口诛笔伐的情况更是火上加油。
笔者过去的采访经验显示,人民对于社会案件嫌犯或受害者,都有即定的印象。如劫匪必定来自低收入环境,杀人者必定是出身自破碎家庭等等。
然而当事实揭露,干案人士常来自普通家庭,平时也与正常人无异。干案的动机也常因临时起意,或背后有深刻的环境原因。
人心其实可以很宽大独立,可是如今人们就是喜欢随波逐流。从表面判断事情已经司空见惯,对于问题核心的探讨却显得疏懒。
夺走一家六口生命的肇祸司机或许曾泥足深陷于毒海,却末必是一名十恶不赦之徒。国家监狱局之前曾推动黄丝带计划,协助前囚犯回归社会,但效果不尽人意,原因在于社会对这些曾经迷途的人士持有成见。即便没有,社会也会为这些人士设上超高的道德标准。一旦出事,他们成为第一个被怀疑的人。
在大马多元社会环境中,对各种事件的解读如过于草率与表面,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并非正面发展。彼此之间的矛盾如果不尝试理解,就会达致更深度的分化,一如千夫所指的司机,意外的原因也可能是机械故障,并非人为因素所致。
当然,司机如今已面控,其是否有罪,有待法庭裁决。然而,作为关注事件发展的一群,人们在审视事件时应维持更宏观的角度。
每人都有主观的感观,而凭感觉进行判断,其结果往往无法达致公正与客观。为此,独立思考更显其重要性,使你我无需在浮沉的人世中飘浮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