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国阵表明,不会在国会提呈伊斯兰法庭(刑事权限)修正案(355修正案),该法案将继续作为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的私人法案后,355修正案要在由国阵主导的国会里浮上台面,短期内相信不会出现。
这项可撕裂建国世俗体制的法案,可说回到原点,社会的争议也可暂时告一段落,但在国家机构主导下,社会的伊斯兰化,并没有因此停止。355修正案变回个人法案,只是伊斯兰化短暂的挫折,从政策如清真食品、清真推车、娱乐及运动的限制,到拨款如伊斯兰发展局每年上亿令吉的款项,显示伊斯兰化浪潮并没有倒退。
就如许多伊党领袖所言,政府不在国会提呈355修正案,对伊党没有任何影响,一切只是“恢复原状”。伊党的立场不会改变,即由谁来提呈355修正案都没问题,最终目的是该法案必须成功修正。因此,对伊党及推动该法案者而言,当下的挫折,只是短暂的,未来还是充满著许多变数。
这个变数不只在于来届大选,各方政治势力的变化,也在于当前的国家体制里,从司法、行政到立法机构,都存在著伊斯兰化的推动者。譬如近日前联邦首席大法官敦阿都哈密与敦阿末法鲁斯退位后的伊斯兰至上言论,是否也反映他们在位时的思维及判决?
尤其巫统一党独大下,为了强化马来人及穆斯林对其政治的认同,不只培养出了庞大的伊斯兰官僚体系,也垄断宗教的话语权,形成一种无可挑战的权威。这样的权威不只可用于政治动员,打压及边缘化异议,也成了当局的遮丑布,甚至利益分配的手段。
前首相敦马哈迪就曾言,伊斯兰不是一个强制的宗教,但官方的伊斯兰发展局却要民众依从他们的价值观,不允许民众思考,要“伊斯兰化”一切。
这种不可质疑、从上而下的价值观,会否成为极端主义滋生的温床?而宗教极端主义与恐怖主义,其实就只有那一线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