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和实践可持续农业发展下,蚯蚓养殖成为新兴农业,蚯蚓所排出的粪便,富含有机物、微生物、酶和养分,成为具有价值的有机“黑金”。
蚯蚓在地球上已耕耘亿万年之久,自然界的各种有机废弃物经发酵后,在蚯蚓消化系统内的蛋白酶、脂防酶、纤维酶和淀粉酶的作用下,迅速消化分解,经排泄后成为蚯蚓粪,是一种黑褐色、颗粒状、无臭味、肥效长的优质有机肥。
谢侒成(45岁)因喜欢农业,几年前毅然放弃在新加坡担任辅警的工作,开始从事生态农场的管理,并在接触农业后,进而成为一名“蚯蚓农夫”,养殖蚯蚓制作有机蚯蚓堆肥。
刚开始时,他主要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与蚯蚓堆肥有关的资讯,吸引不少喜欢种植的家庭主妇对养殖蚯蚓做堆肥有兴趣。
“蚯蚓就是大地的工作者,就像清道夫一样,能分解厨馀,转换为有机肥。”
谢侒成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透露,他所饲养的品种是非洲夜蚯蚓,体积比本地蚯蚓大3至4倍,而且食量也很大。
“蚯蚓在适应环境后,即开始大量进食,迅速成长,只要养殖3个月的时间,蚯蚓的数量就会倍增,从原本的5公斤变成10公斤。”
他说,非洲夜蚯蚓每天的食量可达一公斤,饲养蚯蚓的箱子若放5公斤的蚯蚓,就能吃掉5公斤的厨馀。
“蚯蚓能将约60%的食物转换为蚯蚓粪,每公斤蚯蚓堆肥的售价是7令吉。”
谢侒成给蚯蚓的“食物”都是发酵后的农业废料,包括油棕的残渣、种植蘑菇的太空包以及牛和羊的粪便等。
“蚯蚓没有牙齿,只能吃腐熟后如烂泥状的食物。因此,如果是在家中自己制作蚯蚓堆肥,可以喂食果皮等,腐烂的食物。”
自行研发蚯蚓粪分离机 防蚯蚓出逃有技巧
由于蚯蚓堆肥价格高,一般都是家庭种植较常使用。谢侒成在协助开办和规划生态农场时,也会将蚯蚓养殖纳入其中,以让农场也使用蚯蚓堆肥,达到永续经营。
他平均每两周收集一次蚯蚓粪,并使用自己研发的蚯蚓粪分离机,将蚯蚓粪进行过筛。
他解释,由于蚯蚓粪中会有蚯蚓卵囊和幼蚓在其中,他研发蚯蚓粪分离机进行过筛,避免蚯蚓卵囊和幼蚓掺入其中。
养殖蚯蚓面对的挑战都是人为,如疏忽照料,而被其他家禽类吃了蚯蚓,因此谢侒成都会在蚯蚓养殖箱上盖上一层铁网,防止被破坏。
“炎热的天气也会影响蚯蚓,它们会‘逃走’,因此养殖蚯蚓不能直接单纯喂食厨馀,需要先发酵后再喂食,因单纯的厨馀发酵之后产生的热可能会影响蚯蚓,导致全部‘逃走’。”
蚯蚓被视清道夫 挑战将粪便沉淀物喂食蚯蚓
蚯蚓可视为大地的耕耘机、施肥机及清道夫,谢侒成希望在蚯蚓堆肥上有所突破,将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粪便沉淀物,“交给”蚯蚓“加工”。
他指出,人类粪便在进行排污处理后,已采用技术进行分解及处理,没有任何异味。
“之前有人使用黑水虻,但没有成功,因有重金属残留。”
他希望,能有机会利用蚯蚓进行实验,由蚯蚓吃了进行消化分解,再排泄后成为蚯蚓粪,又成为堆肥回归土壤,打造良好生态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