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西方世界引以为傲的自由民主制度,正因右翼民粹主义的兴起而面对严峻的威胁。2024年11月,特朗普再度当选美国总统, 宣誓后其不按牌理出牌,又不依据传统制度的治理模式,让已经受到挑战的民主制度再度受到打击。更甚的是,有关涟漪甚至在其他老牌民主国家出现。
法国的右翼国民阵线、德国的另类选择党虽然无法在近一年来所举行的选举获胜,但是其更高的支持,让其未来赢得政权的机率增加,使得超过百年所建立的民主制度在未来会否面对瓦解的挑战,成了一个值得担忧的议题。
2024年7月,英国工党以压倒性的姿态击退原执政的保守党,成为1997年布莱尔首相领军后相继近30年最大的胜利。然而,工党大胜的因素并非支持率的大增(得票仅增加1.6%,但却增加超过两百个议席),而是执政保守党得票大幅滑落20%,绝大多数的选票流向了已经完成历史任务的脱欧党(Brexit Party)所转变的英国改革党(Reform UK)。其第一次参与的全国大选就赢得14.7%的得票(虽然仅赢下650下议院议席的5席),得票甚至是高过作为传统地三大政党的自由民主党(得票12.2%)。
英国改革党的前身在成果推动英国脱离欧盟后,透过原有右翼民粹主义的意识型态借尸还魂,并与欧洲其他大举疑欧主义(Euroscepticism)政党雷同,以反对移民和多元主义为核心理念,试图透过有关倡议来吸引因为全球化竞争而受到影响的选民或群体。该党第一次所参与的第一次全国大选取得不俗的成绩,长期以来站在反体制阵线的党领袖法拉奇(Nigel Farage)更首度被送入国会。然而,其并不因为就此就停下脚步。
今年一月份,首次有民调显示改革党领先工党和保守党,成为最多选民青睐的政党。不仅如此,法拉奇甚至领先现任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和反对党领袖巴登诺克(Kemi Badenoch),成为最受支持的首相候选人。接下来不断有民调展现出相似的趋势,证实了改革党已经超越传统的两大政党,而成为选民更为倾向支持的群体。
2025年5月1日,英国举行2024年大选后的首次地方选举,也同时让我们有机会观察大选后民意的最新变动。虽然并非是全国的所有地方议会同时进行改选,而有关选举结果也不能直接解读为全国政治版图的趋势,但是有关结果仍可带来政党之间势力的变动来观察是否出现显著的政治气候转变。
有关选举结果显示改革党取得大胜,更在首次竞选的情况下,赢得10个地方议会的控制权。不仅如此,其在总数1691个地方议席的竞选中赢得678席,比起排名第二的自由民主党所夺下的370席相差甚远。尴尬的是,作为前两大政党的保守党和工党,分别仅赢得317席和98席,排名第三与第四。
民粹主义政党崛起
民粹主义政党的崛起,通常会发生自传统大党因为无法有效反应民意的需求或变动,进而导致民粹政党的兴起,进而透过选举的巨大支持而成为主流政党。2017年法国总统大选,作为传统两大中左和中右翼政党,即社会党和共和党,史上首次双双无法挤进第一轮投票的前两名而被踢出局。排名第一与第二的分别是中间派共和国前进党的马克龙与极右派的勒庞。五年后的2022年大选,又是同样的两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投票。
由英国前首相苏纳克领导的保守党因施政疲弱而导致该党在2024年全国大选大败,胜选的工党政府在执政的仅仅数个月便因为征税、国民医疗保险与移民政策接连引起民众的巨大不满,这也使得刚送走保守党政府不到一年的民众,开始对两个政党皆不信任。
在这个情况下,倡议透过民粹政策的政党,更容易得到民众的支持,英国改革党,以及其他欧洲的民粹政党的崛起,皆是沿著同一故事线般地崛起。若对现任政府表现的评估无法扭转,加上最大在野党不能提出有效的替代方案来取得支持,则未来改革党成为第一大党将成为政治现实,并可能在获得最多议席的情况下组建政府。
英国数百年来所建立的民主制度和代议政治,甚至是人权等课题,会否与其他已经“右转”的国家一样将受到威胁?这恐怕是考虑英国改革党成为首要替代选择的英国百姓,不能回避且要思考的问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