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在巴基斯坦的国内政治压力以及“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的政策下和印度极端民族主义的情绪下,极有可能演变成全面战争甚至核战争。
首先看一下印度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印度总理莫迪是极端民族主义的强悍领导者,追随他的民众都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在配合印度极端民族主义媒体的宣传,整个印度社会充斥著对巴基斯坦的强烈报复心里,和强烈要求印度政府对巴基斯坦实施暴力军事对付。在这种情况下,莫迪没有其他外交选项,为了保住政权,需要强硬的军事行动来满足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的需求。
于是印度,导弹打击巴基斯坦九个目标点,用印度国防部的话说就是“精准打击”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 “恐怖主义基础设施”。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国防部强调这次打击没有针对巴基斯坦军事设施,而且打击的性质是“集中,适度且非升级”,言外之意就是我们是针对“恐怖主义基础设施打的”这叫集中;而且也只是使用导弹打了一下,没有过火,这叫“适度”;并且意图是不想把这次导弹袭击事件升级成全面战争或者核战争,这叫“非升级”。
从以上情形可以看出,莫迪政府既想满足支持他的民众需求,又想不要把事搞大,因为真的升级全面战争,或者核战,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那么印度经济会受到影响,民众会不满,莫迪政府也会垮台。
其次,看一下巴基斯坦会“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的政策来对待印度的导弹袭击。这个“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的反击,究竟能到达什么程度?目前来看,巴基斯坦方面已经击落了5架印度战机,并且炮轰平民区,导致几人死亡,以回应印度的导弹袭击导致8名平民死亡,35人受伤。相信依据巴基斯坦的“以牙还牙加倍奉还”的政策,巴基斯坦的进一步攻击还会持续,很有可能会导致冲突升级。
其实导致巴基斯坦更强烈反击印度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巴基斯坦的内部政治压力。它的政治压力来源于,前一些日子由于受人民欢迎的前总理伊姆兰汗被关押在监狱,导致巴基斯坦人民抗议,并且与军队发生流血冲突,军队总参幕长想利用与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冲突来增强军队的合法性,在民众间恢复军队信誉,这种政治压力可能导致快速的不可控升级。
伴随著巴基斯坦的不可控性升级冲突,反过来会导致印度民众的极端民族情绪上涨,从而要求印度政府以更强烈的方式反击,会进一步导致全面战争或者核战。有人会说“核战不可能吧?”
其实2019年的印巴冲突就是处于核战的边缘,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一本回忆录中透露,一名印度官员告诉他,当时巴基斯坦已经开始准备核武库了,印度得知后也开始准备核武库来应对,但是因为两个小确幸加上一个和稀泥的,使得双方避免核战。两个小确幸是印度空军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空袭,幸运的是没有人员伤亡;巴基斯坦击落一架印度战机,幸运的是飞行员没有受伤,再加之上一个和稀泥的美国在中间的降温调和,这才避免了印巴的核战。
所以,小确幸不是一直都有的,何况目前印巴两国内部政治压力的推动,使得今日的印巴冲突更容易被激化,从而演变为全面战争,一不小心有可能引发核战。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