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对老一辈国人而言绝对不陌生。他曾创办过三个政党,也是马华公会创党以来最俱争议性的总会长之一。英国国家档案馆存有部分关于他的资料,这不仅包括他参与国民党政府于1945年从日本殖民当局接收台湾时的情报,还有他在1959年前后与英国外交官私下接触的记录。若非在英国读博时期有机会接触到相关的解密档案,我对他的了解或许只会停留在老一代人叙述故事的层面。今天就让我们来简单重温这位一生历经大起大落,改变了槟城及马来西亚的历史人物──林苍祐。
祖籍福建同安的林苍祐于1919年出生在英属槟城乔治市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曾在乔治市市中心经营思明药房。林苍祐在槟城大英义学校完成中学教育,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英皇奖学金,远赴苏格兰爱丁堡大学修读医学,于二战后期的1944年毕业。
毕业后的他曾到中国参与抗战工作,并且担任过国民党政府高官陈诚的私人医生及秘书。在这个时期,他与未来的妻子吴欣燕相识,并在抗战胜利后于英属香港结成连理。
初试啼声 踏足政坛
婚后的林苍祐选择回到当时正经历时局动荡及反殖民浪潮崛起的马来亚。1950年代初,英殖民政府逐渐为马来亚迈向自治铺路,并在数个城镇推动地方选举。林苍祐看准这一历史契机,拉拢了数位槟城华裔领袖,包括后来成为首任槟州首席部长的王保尼,加入他创办的急进党,参加地方选举并成功拿下数个市镇议会议席,从而立足我国政坛。不久之后,他更带领他的人马于1954年加入马华,代表联盟阵线(Alliance)出战1955年首届全国大选,成为国内政坛一颗耀眼的政治新星。
政途势如破竹的林苍祐在马来亚独立后展现了其政治雄心。他率领的马华“改革派”成员,如后来成为新加坡首席大法官的杨邦孝,成功挑战马华创党人陈祯禄及其派系的地位,成为马华第二任总会长。走马上任后,他随即要求联盟进行改革。面对即将来临的1959年全国大选,他尝试为马华争取上阵约1/3的国席,即在104国席中上阵40席,以巩固及壮大马华的政治影响力。他认为这不仅能防止巫统任意修改联邦宪法,也能为华社争取更多权益。他的诉求信随后在本地报章上曝光,在政坛抛下一个震撼弹。
这件事引起了国父东姑阿都拉曼的不满。除了谴责林苍祐的行为和态度,国父也明确表达巫统不妥协的立场。党内的反林苍祐派系适机与巫统领袖里应外合,架空林苍祐马华总会长的职权。堂堂联盟第二大党的领导人竟不获联盟推荐上阵1959年全国大选的国会议席,也无法决定马华上阵的人选,这叫林苍祐情何以堪?不久之后,他便无奈地离开了马华。
政坛受挫的林苍祐私底下与驻马来亚的英国外交官见面。除了表达他对国内政局敏感的看法外,他也希望英方能安排他以就医的名义远赴英国修生养息,暂时离开政坛,以图东山再起。
东山再起,再造槟城
一时的挫折并没有使林苍祐放弃他的政坛抱负。他在1961年另立门户,成立民主联合党(UDP),并在1964年全国大选中赢得该党唯一的国会议席,重返政坛。由于势力单薄,他与几位志同道合之士如陈志勤、学者阿拉塔斯等人创办了后来我们认识的民政党。在1969年的选举,他领导民政党向槟州联盟发起挑战,成功实现槟州在我国独立后的首个政权更迭,成为第二任槟州首席部长。
然而,513事件的爆发让林苍祐深感时局的严峻。他认为民政党的出路是我国第二任首相敦拉萨重整联盟后成立的国阵。毕竟在当时的敏感氛围里,全国的州政权皆归以马来政党为主的政治力量,唯有民政党的槟城以华人为主。林苍祐不希望被政敌标签,进而导致种族紧张事件或冲突。但加入国阵后的民政党可谓处处受到限制。在之后的几届大选中,民政党皆需作出妥协,让出一些议席给巫统及马华党人上阵。对于一名曾打出要 “将联盟的帆船丢入槟城旧关仔角海里” 的竞选口号的人而言,无奈之感不言而喻。
虽然如此,林苍祐依然尽其所能,利用有限的资源及条件,推动槟州工业化和经济转型。槟城自由贸易区、槟威大桥及光大等项目皆在他担任槟州首长任内完成。当然他在槟州的政绩远不止于此。我相信老一代槟城人对他依然记忆犹新,对于他在其它方面的成就定能娓娓道来,因此我也就不在这一一列举了。
败走大选 风云落幕
林苍祐在政坛上的另一憾事莫过于他在1990年在巴当哥打州议席败给林吉祥的选战了。对于一位曾在数届大选中成功捍卫该议席的林苍祐而言,这无疑百感交集。败选后,他退位让贤,鲜少再过问政事,只出任过一些公司顾问和主席。林苍佑于2010年辞世,享年91岁。我国政府为他举办了国葬,以感谢林苍祐为国作出的贡献。
敦林苍祐的一生见证了我国独立前后的历史发展。他雄心壮志,一生领导过四个政党,参与多个关键选战,有起有落,成为大马政坛一段佳话。他后期立足槟城,为槟城开创新局,也为国家尽了一份力。林苍祐曾说:“政治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是值得的,因为可以服务更多人。” 他锲而不舍及鞠躬尽瘁的精神令人尊敬,是我国政治人物的一位典范。
鉴于他在我国政坛上所扮演过的重要角色,他的名字必将载入史册,为国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