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在1786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后来英国逐渐地控制马来半岛,继之,连沙巴和砂拉越也被英国据为己有。
英国的高压政策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有民主也是做做样子的。例如在1888年,乔治市市政局要选出三名委员(议员),就从41名交纳税人的名单中选出。这可说是马来西亚最早的 “选举”,即有钱才能投票。
后来英国为对抗马共的影响力,于1951年(战后)举行历史上第一次由选民选出市议员,但15名市议员中,只能选出9名,其他6名包括市议会主席由英方委任。
在这个选举中,参选的政党有急进党、巫统及泛马劳工党,结果林苍祐的急进党胜了6席,但不能主导市政府,只能叨陪末座。虽然选举有所局限,但英政府认为是成功的,至少引导选民参加投票,而不是通过武力革命。
有了这个先例,英国于1952年也在吉隆坡举行选举,结果是巫统、马华取得多数席(6+3=9席),而拿督翁的独立党(退出巫统另立新党)只取得2席。
接著在1955年,英国举行马来亚半岛普选,由登记选民选出52名立法议员,另46名议员由英国委任。由巫统、马华和国大党组成的联盟与拿督翁的独立党(已易名为国家党)争天下(参加36席),伊党也派出13人参选。
选举结果是联盟大捷(赢得51席),伊党1席,国家党全军覆没,东姑阿都拉曼出任马来亚联合邦首席部长。他的胜利主要是投票前夕安抚华教代表林连玉,吁请华人把票投给联盟。可见东姑也懂得华人票的重要性。这种策略的奏效对后来的从政者有所参考。
有了胜利的优势,东姑在同年杪与马共在华玲谈判时交白卷,关系进一步恶化。
东姑失利
另一方面,东姑也趁势要求英国让马来亚尽早独立。于是在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成为独立的国家。
独立后的1959年大选时,全部议员已是民选,共104席,不再有委任议员。诸多政党参与角逐,胜出的是联盟,成为执政党;而最强大反对党的是伊党(执政丹登两州);次之是社阵(左翼政党,由劳工党与人民党组成)、人民进步党及国家党。
最大的变化是1964年的大选,此时马来亚已变成马来西亚。由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巴及砂拉越组成。这也是在英国安排下组成的,不是通过选举赞成的。因此引发印尼与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搞对抗。马印断交,中国支持印尼,不过后来因印尼反华导致中印断交和数十万的华人被驱赶回中国。
这一年也是新加坡首次涉足马来西亚大选,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喊出了“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与巫统的“马来人至上”的观念对峙和冲突。
选举过后,印尼在 1965年发生政变及反政变,马来西亚坚持其亲西方政策,而新加坡在1965年8月9日退出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政治又开始了新的一页。
由于东姑没有吸取1964年的教训,在1969年的大选结果是1964年政局的转变而造成的。原本联盟是稳如泰山地保有中央执政权,讵料成绩出炉后,联盟竟然只守住66席(西马总数104席),加上东马的29席,联盟才有95席(整个马来西亚议席是144席)。
难以置信的是,槟州政权易手,由民政党执政,霹雳的人民进步党崛起,伊党在吉兰丹保存势力,这一年(1969年)社阵杯葛大选。
在政权不稳定之际,不幸爆发“513”悲剧,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棋高一著的第二任首相敦拉萨摇身一变,收编反对党,并将联盟改为国阵,反而在新阵容中更加巩固了地位。敦拉萨这一高招,成了马来西亚政治另一个楷模。
在穷则变,变则通的大道理下,随后马来西亚政局在国阵领导下,不仅相安无事,而且也日渐强大。即便国阵成员有所增加,但还是动摇不了巫统的主导地位,加盟的政党只能排排坐。从1969年到2008年,整整39年,国阵都安然无恙,只是在2008年输了5个州政权,但大权(中央)仍握在国阵手里。
国阵败选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2018年竟然发生国阵在阴沟里翻船。虽然是马哈迪再度任相,但这场所谓“改朝换代”的结果表面上是国阵的悲剧。后来印证巫统是回流的大赢家。
换句话说,在2020年,慕尤丁的一场政变,推翻了马哈迪领导的希盟政权,他是借巫统与伊党的联手,一举成立国盟政府,把希盟搁在一旁。
这一改变,影响最大的是两个人,第一个是马哈迪,他成立的斗士党竟在第15届大选中全军覆没,连他及其儿子也失掉按柜金。对他来说,这是难以咽下的屈辱。
第二个是安华,他所领导的希盟在沙巴、砂拉越、马六甲及柔佛的州选中遭遇挫折,甚至连友党及其他政党人士也促请安华下台。所幸安华守住四面八方的压力,结果在第15届大选中意外翻盘,一个团结政府在元首的祝福下诞生了。
但这也是与巫统合作下的成果。从慕尤丁靠巫统夺权及从安华靠巫统鱼跃龙门,都显示了今时今日巫统的存在还是不可或缺,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是就如一些评论所言,团结政府的未来充满挑战,因为不论是乡村或半城乡区,巫统的得票率已有所下降。在城市方面得票率更少。而一向以来,希盟在乡村、半城乡区的得票率都不高,只有在城市区显得一枝独秀。
其中最令人措手不及的是,国盟与伊党已冉冉升起,随时准备因希盟的内乱取而代之。诚信党与马来西亚民主联合阵线(MUDA)已表态反对巫统特赦纳吉,歧见正在扩大中。
安华如果没有引用敦拉萨的战略,对其他党进行收编,只是守住现状,甚至有人形容他是满足现状,不思大刀阔斧。
就此而言,希盟也得随时记住,若不改变,就会让人民有第二个想法。因此在此时,安华应该吸取敦拉萨的能伸能屈,在不伤大局下改变格局,这才是政治上的高招。若是一成不变,改变也可能从其他方面杀来改变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