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安华刚结束中国官访,并带回价值高达1700亿令吉的谅解备忘录,创下中国对大马私人领域投资的最高承诺。这本是该值得开心庆贺的事,但我想到近5年前的事,内心有种说不出的纠结。
2018年,时任首相马哈迪也出访中国。
当时大选刚过3个多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马哈迪出访,后者也欣然答应,率领一批新任官员浩浩荡荡出发。除了特定官方行程外,马哈迪还到阿里巴巴集团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交流。那5天新闻风风火火,正好为首次政党轮替后的新形势添加乐观气息。
孰不知,看似谈笑风生的准合作局面,后来逐渐变色。
还记得马哈迪在官访最后一天召开记者会,以国债高达2500亿美元(1.09兆令吉)为由,暂停三项与中国“一带一路”有关的建设项目,包括总值达220亿美元(967亿令吉)的“东海岸铁路”与“天然气管道”等计划。
同时,原本马哈迪希望与中国电信设备大厂华为合作推动5G技术发展,但后来在政治局势变动下,新政权透过成立新公司来进行统一招标,美其名是方便监管,实际上是变相剥夺各个通信运营商的招标权。
这也导致安华放话将重审上届政府对5G竞标计划的原因。
说了那么多,无疑是对这次安华官访的成果先抱持观望态度,尽管他回马后就迫不及待要成为特别委员会来跟进此事。这并非是对安华的能力不信任,而是两国之间还有许多结构性的问题要一一厘清处理。
最重要的是对等关系。
例如,透过部分中资合约,大马向中方获取大批融资,但中国承包商可能借此引进许多中国劳工,材料都从中国进口,最终甚至连付款也在中国进行,那么这可能会被反对党趁机炒作,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贸易活动,看起来像是蕴含“新殖民主义”的变相卖国行为。
吸引人才回流
虽然我不认为这种指控合理,但至少这也点出部分隐忧——如何在有效率引进外资时,却又能趁机学习更多技术,让两地人才互相交流,而不是单向只是为了吸引资金来降低国债,进而导致大马的长远商业利益被剥削。
比起这些巨额的投资项目,我反倒对安华的另一个举动触动。那就是他在北京清华大学演讲时,公开喊话希望大马籍教授纪家葵能回流协助大马。
我对纪家葵有亲切感,主要是他曾在我家乡班台生活过,后来举家搬迁至柔佛。若能成功邀请他回国贡献,自然是件美事,可想到实际执行的难度,又觉得无奈摇头。
毕竟纪家葵在中国长期致力于干细胞与生殖发育机制的研究,是个涉略庞大且复杂的学术,甚至2017年中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里,首次展开太空环境对人类生殖的研究,就是纪家葵主导的项目。
他就算回国,先不考虑薪资问题,单就客观条件来看,大马是否有现成资源让他能成立专业团队,并能在一个配置完善的环境中进行研究?就算开始的基础设备都已准备,但这是长期不懈的研发进度,若政权再度更换,新政府是否会认同并继续支援这个理想?
最完美的剧本,我当然希望纪家葵能回马,进而带动一批人才顺势回流集体贡献,牵一发动全身,顺势将大马各领域的发展都一一强势撑起。只是回归到现实层面,这片土地还有许多结构性的问题要处理,包括转换政权后还残留的官僚文化,从近期的合约医生罢工事件就可看出端倪。
能成功招商是好事,但愿在往外展现非凡魄力时,新政府也别忘了同时要调整国内堆积的不健康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