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是位于马来西亚及印尼之间的一条通道,其北端是槟榔屿,南端是新加坡。
在麦哲伦和哥伦布于15世纪探险发现新大陆后,16世纪起各个陆地和海洋 就成为海上强国争夺的地盘。先是葡萄牙(占有马六甲、澳门和印度果亚),继是西班牙(占有菲律宾)、荷兰(占有马六甲和印尼);再下来就是大英帝国了,它势如破竹地占领了印度、马来亚、缅甸和香港,在18世纪一路挺进成为海上霸主和占有最大土地的殖民宗主国。
及后法国人来了,也占有越南。整个亚洲、非洲及南美洲都先后成了列强鱼肉的殖民地。
当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被北越军大败之后,它就退出东南亚,由美国取而代之。这些所谓的西方强国就剩下英国及美国各领风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拥有的殖民地远远超过英国本土的面积。
而马六甲海峡的第一个政治波澜就是由英国开启的。在1786年英国拿下槟榔屿后,就开展两个重要战略,其一是在1819年拿下新加坡,又于1824年趁荷兰势单力薄时,将其在苏门答腊的明古连军港与荷兰交换马六甲。
在1826年,英国将槟榔屿、新加坡和马六甲并成“海峡殖民地”,直接由英国管治。从那时开始,荷兰即使控制印尼,也任由英国将马六甲海峡据为己有。
有了海峡殖民地,在1840年英国通过马六甲海峡将英国的战舰打入南中国海,不几天工夫,清廷投降,在1842年将香港岛割让予大英帝国。这是英国侵略中国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清廷也将五个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和上海)供英国人自由使用。中国就是从那时开始沦为半殖民国家。
除了中国之外,英国人也在19世纪通过军事手段取下北婆罗洲(沙巴)及砂拉越,它是从汶莱苏丹手上拿下这两块肥肉,并将它们归纳为英国的殖民地。
第二波
马六甲海峡的第二个政治波澜则是美国开启的。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突告和解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在1972年中共主席毛泽东在北京欢迎美国总统尼克逊破天荒访华而达成的。
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经济贸易飞跃成长。直到90年代,中国因在工业上的丰收,也就需要从中东、东南亚及南美洲进口石油和天然气,马六甲海峡也就成了中国的经济枢纽,所有来自中东的原油和天然气都需要借助马六甲海峡输送资源。
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公里,西北部最宽370公里;东南部最窄只有2.8公里,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在90年代时,马六甲海峡每年约有10万艘船只通过,占全球贸易的1/3,大多数为油轮。例如在2016年,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石油有1610万桶,其中74%是输入中国的,另有超过20%是输入到日本的。因此马六甲海峡被形容为中日的经济生命线。
当马六甲海峡经过百年的辗转,已变成中日的经济通道,中国也就成为马六甲海峡的翻滚带动者。但有一件事牵挂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那就是在100年前泰王拉玛六世于1917年动了开凿克拉地峡的念头,因为他看到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赚得钵满盘满,如果克拉地峡有一条运河,那泰国就可以坐收渔利。
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全长102公里,目前被地峡阻隔泰国湾与安达曼海的流向,它也是打通太平洋、印度洋及南中国海的要道。
这个地峡一旦开凿成为运河,就可挖出长100公里的运河。一旦修成这条运河,则船只不需要穿过马六甲海峡,而是可通过克拉运河直达中国和日本。
后来泰王考虑到政局不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也就否定建运河之议。虽然在1990年又有日本公司提出兴建运河,费用大概耗资200亿美元(860亿令吉),结果又是纸上谈兵。
到了2015年,更有消息说中国企业有兴趣开发克拉运河,预计这条长100公里的运河需要投下1200亿人民币(761亿令吉),在五年内完成。据称有关消息也传到温家宝总理耳里,但查知全属谣言。后来中国在考虑各方因素后,认为对马新的伤害太大,也就放弃这一构想。
商港旅业中心
就在克拉运河的各方消息停止后,马六甲海峡在2017年又爆出,马六甲州的西南海岸将发展成为一个集生态旅游、自由贸易免税区、商业地产开发及深水码头和产业园区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项目──皇京港。在发展中有4个人工岛屿,总面积1366英亩(约5.53平方公里),总投入400亿令吉。这项庞大计划由中国及马来西亚合资兴建,奠基仪式于2016年10月19日举行。
这可列为马六甲海峡第三个政治波澜,据报导有关工程将在2025年全部完成,届时它将成为最大商港旅业中心。
可是在2020年时,有关计划已告停工,未想两年后我们今日又见报章说有一家发展商仍然在探讨在马六甲兴建一座深水码头,有关公司已于2022年杪向环境部提呈计划书,地点在马六甲中央区域兴建占地481.57公顷(约有899个足球场的面积)。有关计划分开两个部分,其一是建深水油轮多用途码头;其二是动用20公顷(37个足球场)兴建游艇中心。
根据环境评估报告初步的意见是认为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明显的,也造成居民的损失。对此,发展商已表示会兑现补偿的承诺,且有信心计划一旦完成,将制造更多就业机会。
对于这样的建议,交通部长陆兆福说,有关发出营业执照的问题并不存在,因为这项计划只是在建议阶段,有需要全方位的考虑其利和弊,因此在现阶段不宜表态。
按照过去的情况和如今的情况,似乎是对计划的调整和修改,不再如同庞然大物,而是有挑选的发展,但最主要是环境评估的评论,因此人们也不宜过早下定论。只是计划从繁到简,也还是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这第三波澜是否得以实现?我们也无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