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24日,新首相安华上位,他的内阁在12月3日组成。是的,这个所谓“团结”政府芳龄未满3个月或100天,已有不少组织和个人陆续要求会面、传送备忘录和发表公开声明要求新政府采取行动落实他们倡导的课题。
近期安华不忘推介“昌明大马”表达自己的执政理念;另一边厢他委任了女儿努鲁依莎成为自己的经济和财政顾问,惹了裙带关系的争议。再说一开始时他独揽了首相和财长两重量级公职,当中或许有重要的政治考量,不禁让人怀疑这个新政府有多少改革意愿。
一些执政党支持者迫不及待为新政府辩护,反要求热情主动的公众稍安毋躁,“给新政府更多时间”。常见的说辞包括:
(一)这是一个大联盟政府,组成的政党的理念大相迳庭,各自有竞选宣言;
(二)他们从没正式合作的经验;
(三)这是一个“脆弱”的政府,有很多政治压力和分裂点;巫统党内斗争仍激烈,还有6州选举即将来临。
因此这些支持者呼吁:“不要太著急,也别要求太多,让新政府专心继续工作,展示他们为国为民的政绩”,可到底要给新政府多少时间来证明自己,落实他们的竞选承诺?
政策改革可快可慢
对部长和政策制定者来说,要改变政策有不同层次的技术难度。最低门槛是部长拟定和发表政策或行动计划,公开声明他们的承诺,即使这些皆没法律约束力。部长有权宪报任何法律条规或修改指南,或发出任何通令以不同方式执行某些条规。因此,若有关政策完全在部长的行政权力之下,那么政改就看部长的意愿。
但是,若某问题需要部长提议修改现有法律或提呈全新法案,那么这就得经过内阁会议决定、总检察署的法律劝告及草拟法案。政府需向国会提呈该法案。一般法案仅需上下议院的简单多数支持即可通过。可是这已施加压力给相关部门先尝试游说内阁里的盟友,过后还要在国会积极争取其他议员支持该法案。要落实这类型的法律改革不一定能快,但该部门的努力和意愿必须先被公众看见。
若涉及修改联邦宪法,门槛就要被拉高了──需要上下议院的至少2/3多数支持才能通过法案。 纵使过去一些政府没有2/3的席位,例如马哈迪的希盟政府和依斯迈沙比里的政府,他们分别通过了修改宪法的18岁青年投票和反跳槽法案。理论上这类的政改可透过跨党派的支持和合作而达成,可惜这种情况并不常出现。
选民的一般关注点还包括执法和政策落实。他们常以结果来评断表现──要看到现实状况的改变和下达社会基层的政策效果。
解决复杂问题需更多时间
有些问题比较复杂,比如说解决贫穷问题或减少非传染疾病的病例数字,不能通过单一的法案或调整条例就能解决问题。有些问题也牵涉一个或更多的公共机构,因此需要制度改革,或要调整和修改多个关键法律。所以,这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看到法律改变。要观察这些政改的效应则需更长远的时期。
其实,政治不仅仅是执法和通过法案等的技术程序层面。即使部长强烈认同某政策,他或会首先内部咨询负责的公务员和相关机构,同时也要听取有关领域的专家、受影响的群体以及公民社会组织的反馈。
最后,部长还是得拿出政治决心引领所寄望的改变,他们必须为公共利益挺身而出作决定,经得起某些利益团体的施压和挑战。人民代议士不应对改变恶法和糟糕的政策有所顾忌。
以民为本的政治人物需展示他们的政治意志力,即使某些强大的利益集团持续威胁和恐吓,也不畏惧改变、不被收买。如果他们执政后,却在过往支持和倡议的课题上打U转,那么很难怪人民对政治人物不守原则存有不良的印象──在野时政治化课题来攻击对手,在朝掌权时却无动于衷或忘了初心。
笔者相信支持者对这个团结政府有所期待,热切期望他们能成功。但政治人物需要的是适合的策略和政治智慧以著手落实竞选承诺,这不等同于要求他们必须立刻交出成绩。政治人物其实用不著更多的借口推搪改革,人民也不应该为他们设想这些借口,特别是说“目前政治时机不对”。
改革要趁早
任何时候都是开始落实选举承诺和改革的好时候,越早越好,就是不要等到太迟交不出成绩,给人诟病在朝没做事。希盟首度执政的22个月就能作为借镜,政治现实可迅速改变,不会等待任何人。连行动党资深领袖林吉祥早前已发文告提醒首相安华,说安华可能没有五年的时间,敦促他及早落实体制改革。
错过了一次的政治改革契机,包括希盟在内的联合政府难道还要再辜负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