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著新冠肺炎病毒变种,各国要如何走出疫情面对极大挑战。与病毒共存,似乎是无奈的选择,如果不这样,受创最深的应是国家经济与民生问题。
当新加坡政府决定与病毒共存时,正如所料,该国确诊人数不断飙升,单日达到3000多人以上,而死亡人数也逐步增加,单日可以累计10到20人。截至10月30日,该国累计确诊人数19万5211列,死亡人数394例。
尽管新加坡接种2剂疫苗人数达到总人口的84%,但这个数字无法反映其病例的减缓,反之却有增无减。该国为了阻断病毒扩散进行多项工作,包括全国免费提供合力追踪防疫器、口罩、血氧仪、快筛剂等,但情况也未见明显改善。看来高疫苗接种率还是无法完全阻断病毒在社区蔓延。同时疫苗对免疫力最弱的人群,特别是年长者还没有形成保护力。
截至9月,新加坡新冠死亡病例中有30%是属于全程接种疫苗者,其中大多数为60岁以上老年人,患有严重或潜在疾病。据研究表明新冠疫苗对老年人和严重疾病患者保护力有限。另外,据《数据世界》网站显示,新加坡7天平均死亡人数为每百万人1.77人,超过同地区其他国家,如日本0.14人,韩国0.28人,澳洲0.58人,正在超赶美国和英国的每百万人4.96人和1.92人。
西方国家基本认同与病毒共存的防疫策略,因此大胆开放堂食、宴会,及解封活动限制。面对更多的人感染,各国以为只要重症病房还能够应对确诊病患,轻微及无症状感染就当作是地方流行病即可。新加坡加护病房整体使用率目前是68.1%。
当前坚持不与病毒共存的大国,应属中国。中国的“清零”政策,从疫情爆发至今,没有改变。为了防止病毒输入,中国实施最严格的国际旅行限制。今年3月近1万3000名未能进入中国的国外留学生在网上发布请愿书,敦促北京允许他们返回中国。还有人在推特上发起名为#TakeUsBackToChina(让我们回中国)运动。为数不少的马来西亚学生要回中国继续学业的计划也被打乱。香港与中国大陆封关超过一年,即使第四波疫情结束,确诊个案零星,香港与大陆也迟迟未能恢复通关,显示中国清零的坚定意志。
清零政策的社会成本
中国为了避免出现西方防疫失败的类似情况而保持零感染的观点是否科学?而且这种坚持又能持续多久?这是许多国家质疑的地方,为了清零,中国政府付出了极大的经济与社会成本,无疑世界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做得到。
中国前卫生部部长高强指西方国家将疫情反弹的责任推给病毒变异是“甩锅”,这是英、美等国政治制度缺陷导致的防疫决策失误,也是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必然结果。他指人类应对病毒策略正确,再强大的病毒也能战胜;人类应对病毒策略失误,再弱小的病毒也会蔓延。
上周三,大同韩新学院、东方日报与AXISMATICS学院主办的一场“与病毒共存,明智或失智”专题讲座上,卫生部前副部长李文材就强调,与病毒共存不是一个选择题,是必须接受的现实。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科学家认为新冠病毒很可能将与人类长期共存,新冠肺炎基本上没有可能被完全消灭(eliminate),遑论根除(eradicate),至少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在与病毒共存的问题上,打了两剂疫苗者仍然感染的情况不容忽视。疫苗研发与病毒变种在进行博弈。目前,一些国家不得不宣布年长者必须打第三针疫苗,以得到更多的防疫保护力。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与我国前首相慕尤丁已经公开率先接种第三针,以号召更多人不要犹豫不决,至于以后是否还要打第四针,还是未知数。
由于存在疫苗施打讯息的混乱与不完整,导致新加坡卫生部与马来西亚卫生部对疫苗的有效性立场出现严重分歧。新加坡政府已经宣布,任何打了科兴疫苗的接种者,需要再打科兴疫苗第三针,才算是完整接种。此立场给我国接种科兴疫苗者产生忧虑。如果新加坡的根据是科学的,那换言之,我们接种科兴疫苗半数成年人口,是否正处于严重感染风险中?今后这些人要进入新加坡,是否会面对问题?
政府的防疫成效,离不开数据的公开与透明。李文材、巫程豪与符芳基三位医生均对我国缺乏医学数据来说服民众对疫苗接种的认识,包括第三针加强剂是否混打等,都缺乏与医学专家对话的机制。
讯息不透明危害
在抗疫的路上,充满许多不确定性。如果我国政府仍然保守与对数据过度保密,等同置人民生命健康于危险中。当很多人对卫生部长凯里防疫表现大加肯定时,我们要问如果医学界都得不到足够讯息,请问一般老百姓又要如何对疫苗建立更大的信心。
中国最近流行“躺平”网络热词,暗讽一些人深感生活压力无法承受,索性跳出恶性循环的竞争,让自己与竞争的社会彻底切割。中国官方认为“躺平”简直误国误民。现在这个词竟也用在疫情的防控上,世界大多数国家在“清零”的道路上不够积极,反而“躺平”,这如同向病毒缴械。
西方与中国在防疫的策略与观念不同,“与病毒共存”及“清零”是一场博弈。到底谁对病毒的认识、认知与变化更透彻,谁又将优先战胜病毒?这里或许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但却值得大家深沉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