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公会的创党宗旨是代表华社,捍卫我国多元社会,可曾一度立意为大马华人发声的七旬政党,却一错再错,持续误入歧途,从最辉煌的2004年31国76州到最落魄的2018年1国2州,从令华社倍感荣誉到失望透顶。
马华令人失望之处乃无法在联盟/国阵体制下满足华社偏好,尽管曾在马来亚独立前夕争取公民权立下汗马功劳,惟后续在政治、经济、教育等权利的把关屡屡乖离华裔选民的期待,票源转向在野党的趋势也就难以逆转了。
当然,华社的不满可说是“大议题”,其中涉及华社的过分要求(如,要求教育部毫无条件地承认统考),华裔选民对事件前后的误解(如,误将马华领袖在敏感议题的谨慎发言视为龟缩之举),以及在野党在各项议题煽风点火,这些可能不是马华得以控制的变数。不过,根据多年验证,在“可控范围内”的错误似乎也不见得马华有尝试去著手处理,远的不说,就以喜来登政变后的巫土相争为例。
当马华2席国会议员百分之百入阁当官以后,其对国盟的“忠心”不逊巫统部长帮的程度,就连巫统领袖也不时公开暗示马华言行须检点(巫统前选举主任达祖丁曾在记者会嘲讽马华、国大党“除了国阵,无路可走”)。然而,马华的表现却难得一见,多次强调力挺慕尤丁和国盟,只差还未公开退出国阵、加入国盟的一步。
马来社会对政治文化的认知里面,背叛是决不可容忍的行为,根据历史经验,所有一度违背党意或挑战党主席的领袖均无法在巫统翻身,包括翁嘉化、哈伦、嘉化峇峇、姑里、安华、慕尤丁、沙菲益、马哈迪等等均铁一般的例证,他们不是相继沉沦(如翁嘉化、姑里、马哈迪),就是跳脱到另个政治光谱谋求出路(安华、慕尤丁、沙菲益),何况丧失华裔支持、倚靠马来穆斯林选票苟且残喘的马华,其下场可想而知。
马华率先附和慕尤丁旨在撕裂巫统的副揆委任状,在阿末扎希代表巫统最高理事会“倒幕”后,依然支持国盟直至下届大选,马华到底是哪来的自信投入巫统和土团党的棋局中?
如何在巫土争端中脱身
马华决策层可曾衡量过,留守今日的一官半职是否值得跟选票基础仍相当强势的巫统扛上?或许,反慕派在巫统党内是弱势的,但是国阵盟党仓促站定立场的后果肯定是沉重的。
不管未来是挺慕派或反慕派取得巫统主导权,马华很可能被贴上可以为利益背叛队友的刻板印象。届时,要守住丹绒马林、丹绒比艾的提名权、又或参选民政党、人民进步党退出国阵后所留下的选区,必然面对来自巫统更加强势的阻力,毕竟一个“巫统上阵胜算更高”理由,就足以扑灭马华争夺选区的锐气。
显见,马华应呼吁国阵召集紧急会议,再依国阵会后的官方声明为表态基础,这才是最适当的程序,一方面可以强化今年马华党庆议决坚守国阵的立场,另一方面足够显示无意干预巫统和土团党的争端,同时也是回应在野党攻击和巫统基层质疑的理据。
笔者认为,纵使马华被指为巫统的侧翼,也理当成为一个聪明且有原则的扈从,再者,见利忘义不是华社道德涵养所倡,卖友求荣更是马来社会的忌中大忌,否则马华后续日子将承受巫统更沉重的宰制,必将为行动党、公正党提供更强大的道德术语消减华社对马华仅存的怜惜与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