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由威廉·曼彻斯特所著的《光荣与梦想》出版,作为一部社会纪实作品引起了广泛的轰动。该书中作者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门事件,将近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
书中的开篇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一群由25000多名身无分文的“一战”退伍军人带著妻儿在街区公园、垃圾场、废弃的仓库和歇业的商店安营扎寨,他们自称自己为“补偿金军队”。在“大萧条”、社会动乱以及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时任美国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无计可施,只能不断地强调“美国崇尚个人主义,要注重发挥各种社会和经济力量”,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这位被某些意见领袖称之为“史上最差的美国总统”的胡佛总统最终在其第一个四年任期到期之后,便被罗斯福赶下了权力的舞台。
用“印制美元”来投票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美国的政治形态所展示的首先是政治政策及领导人强大的再生与进化能力,其次才是美元、武力、新闻媒体以及其广泛盟友的优势。从这一点来看,目前的美国大选可以称得上是检验目前美国政治制度是否还具有强大纠错能力的试金石。
特朗普面临著疫情所造成的经济衰退以及种族歧视所造成的社会分裂,而很显然他与胡佛类似,在执政政策上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而在金融市场上,特别是证券交易方面,特朗普看似成功的制止了美国股市出现类似1929年那样的崩溃局面,这的确也算得上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
从金融学的角度而言,一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货币最重要的增长途径是信用增发,而美国此前多次的量化宽松实际上弥补了华尔街巨头们在股市当中交易的溢价。与中国的基建投资相比,由于美国的信用不仅仅依靠本国的信用资产,其国际收支帐簿也要比中国大得多,所以造成了通过自己印制超量美元,来让其他以美元进行主要外汇结算的国家,承担其资本市场通胀压力的局面。
正当美国大选竞争愈演愈烈的时刻,外汇市场中马币对美元的持续走强,或正预示著特朗普对局面的逐步失控又或说是“放手一搏”。其核心理由就在于保住自己的基本盘——华尔街的资本市场。为此,美联储不惜加大马力采用“直升机撒钱”的模式,无视通胀及疫情造成的影响,拼了命的用“印制美元”来投票。而这种基于凯恩斯经济学的货币手段正是由胡佛总统的继任者罗斯福总统所带来的,唯一不同的是,上一次这种手段从“大萧条”以及战争的泥沼里挽救了整个美国,而这次会是一样的局面吗?
或持续宽松货币政策
我们暂且搁置这个问题,回到目前外汇市场的走势中来,自从三月中旬的高点以后,美元对马币持续震荡走弱,到10月13号的1美元对换4.1530令吉,整个的动态调整对应美联储在2020年3月声明的持续“无限量”QE政策,而这种行动的背后很难不让人联想到美国大选。
值得注意的是,随著大选临近,美联储的持续QE行为是不会停止的,这也将成为这段时间影响市场交易情绪的重要因素。但在长期来看,美国的长期失业率仍在缓慢上行,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或许不会在未来就大选停止而止步。
世界政治的动荡正在深刻的影响著世界经济的格局,外汇政策的调整也会影响机构和个人投资的收益率及风险水平情况。从大的环境来看,美国货币政策即使是拜登上台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毕竟事关美国经济的基本盘。但疫情影响下的各国经济极有可能会导致未来一年的汇率反复,例如,针对疫情情况各国逐渐放宽的信贷扩张政策,在初期效用呈现得到印证之后更大规模更加疯狂的各国QE将会推出(如欧美、中国等),这很可能会导致美元对主流货币包括本国货币马币的升值。
在这个不确定的预期之下,这一阶段的资产配置应积极配置美元和人民币资产为主,以更少的马币来兑换更多的美元或人民币类型资产,即使未来马币因本国QE而贬值,也可以实现储存资产的风险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