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热议的国民型小学第二阶段马来文科,明年有可能增设爪夷文书法艺术(seni khat)单元,根据教育部的说法,旨在栽培学生对此书法艺术的兴趣与鉴赏能力。
至于爪夷文会不会被纳入考试范围,教育副部长张念群则表示这需要以群众的接受度和监督来决定。
这样暧昧的说法显然不具备说服力,很快便在华社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反弹。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也随后发表声明,吁请教育部发出白纸黑字注明,爪夷文书法艺术不会被纳入考试范围。不难看出,这样的做法与一些人所呼吁的学校应专注国语和废除多源流学校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同化不一定带来和谐
当然,让学生学习多一项技能并没有坏处,但是这样的技能在未来人工智能主导的复杂产业生产过程中真的实用吗?其背后的用心更可能是希望通过共同的语言以及技能,来达到种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目的。这也很符合马来民族主义者的“一种语文政策”。然而,是不是只要有了共同的语言,人民就真的会自发团结了吗?
法国古典文化代表作家拉封丹曾说,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团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做到真正的团结却是一件艰巨的大工程。
社会里,总有一些人认为,只要我们让全社会人都学习共同语言(那就是国语),并铲除人们身上的差异性(包括语言、文化、宗教等),那所有阻碍团结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只能说,这样的人既不了解人性,也不了解问题。
历史经验向我们证明,共同的语言、肤色,以及文化并不能使人团结,它只能使多元的社会走向同化。在中东地区,人们有著共同的语言、宗教、信仰和肤色,但却是战火连天,人们连安居乐业的希望都终将粉碎。当然其中也牵涉了很多复杂的历史因素,但仅仅这一结果就足以提供有力证据。
共同利益推动协作
经济学教导我们从来不要去相信人们的说辞,因为事实胜于雄辩。看他们所作所为的用心在哪里,而不要倾听他们的花言巧语。因此,政客们总是想方设法地想要让人们相信,同化能够解决社会的根本矛盾的谬论。但这既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产生更多不必要的问题。而这往往是政客喜而乐见的结果,种族主义的种子总是能为他们结果出政治的筹码。
由古至今,能够将人们联系而产生协作的都不是共同的语言或其他什么,而是共同的利益(这里指的不只是金钱,还包括其他一切人们所重视的东西)。猫与狗为了躲避猎人的追杀能够互相帮忙,人也一样。为了过上更富足和舒适的生活,人类社会演化成了复杂分工协作体系,由不同民族所构成的国际分工所带来的好处也随著全球化变得更显著。
人们之所以能够对彼此产生信赖和不可或缺就是因为他们的差异性。由于人各有所长,加上先天资源分配的不平均,若想过上优质的生活,我们不得不依赖他人。由此可见,那些所有企图以消灭马来西亚人多元性来换取团结的努力都将是徒劳的。
要知道,竞争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本能,从出生那一刻便根植在每个人的心中。例如,当一个婴儿看见母亲在看书时,并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但当婴儿发现母亲与洋娃娃玩时,他便会不高兴了。洋娃娃显然没有要与婴儿竞争,但婴儿可不这么想,他可不想其他人夺走父母的关注。
应著手设计公平机制
上述例子与马来西亚的社会现象有几分相似之处,不同族群在为有限的社会资源相互竞争,因此要人们团结一致并不容易。那要如何才能让人们化竞争关系为协作关系呢?与其让人们学习共同的技能而发展出相似的竞争性,从而使竞争越发激烈,倒不如著手于设计公平的社会机制。
各民族的多赢互利,共同繁荣都必须建立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这包括让所有马来西亚人享有同样的政治地位、法律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这样人们协作的意愿才可能得到增长而不是消磨。既然我们不可能根除人们竞争的本质,那至少让他们在自由,公平的环境下竞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