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著名小说家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曾言:宗教永远都是政治的必需品。
2019年里,教育部由于诸多原因,一直都是众矢之的,甚至许多人都认为其政策上的多次失误是希盟的一大软肋。在董教总的诉求被忽视并被迫取消华团大会的尴尬情况下,教育部让“伊斯兰宣教基金会”(Yadim)在学校及教育机构内宣教的做法再次把自身推到了风口浪尖。
全国5大宗教理事会一致认为,政府在学校场所进行宗教活动是不适宜的,并促请政府收回成命,尽管教育部较早已经澄清,伊宣会在校园内的活动,只限于向穆斯林传道。但民政总秘书麦嘉强也强调,学校本是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场所,不应沦为任何宗教组织宣教的场所,而且此举也只会引来更多的宗教争议以及加深国内不和谐的声音,可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从一连串的事件中,从爪夷文到马来人尊严大会再到允许宗教组织到学校宣传伊斯兰教,不免加剧了民众对于国家政策以及教育方针所感到的忧心忡忡。当宗教碰上教育,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取舍?
人都是学习以及模仿的动物,学生在学校的主要职责更是如此。在学生小的时候,他们一般不具备足够的批判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他们只是一味地接受来自于权威的知识(包括老师、家长、宗教等等)。由此可见,宗教的特殊权威性质对于一个人格的形成是举足轻重的,但它与道德不尽相同。宗教告诉人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道德的作用在于教育我们为什么对,为什么错。这便是本质区别。
我们需要的是多元
过多的宗教情愫不仅有碍于学生科学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更可能使得他们失去自我思考判断的能力。学校开设的目的应当是以教育为本,而非宣扬和深化宗教信仰(在这里什么宗教都一样)。此外,宗教一般具有排他性(绝大部分的宗教或是信仰都告诉你,它是最好的,它所诉说的才是真理),过强的宗教意识有可能导致对于其他宗教以及教派的歧视问题。
无论如何,宗教与信仰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一项重要手段,而没有信仰的人往往是可怕的。在学校内,我们便应该学习与认识宗教,这无可厚非。但这种学习不应是单一,而应该是多元的。真正能够消弭纠纷的方式,建立在认识多元宗教,并让学生理解各宗教以及价值的先天差异,从而产生互相理解与尊重。僵化式宣导单一宗教只会加剧差异和分裂,从而把社会的战场转入校园。
宗教原本是很个人的,没有人能够干预个人信仰,以及个人与神明之间的纽带。但在马来西亚,宗教常常与国家高度捆绑在一起,并经常被政治化。
事实上,无论什么信仰,都应该对宗教保持质疑的态度。因为如果一个人不去保持质疑的态度,国家便很有可能错误地代表我们所重视的宗教精神。这便是教育的重要性,与个人信奉什么宗教并无直接关联。对于不同的宗教信仰,国家都有义务保持中立以及不偏不倚的态度,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