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佛州撤换州务大臣一事,惹来首相与柔佛王室之间为了柔佛苏丹是否有权力任命自己所属意的人选为州务大臣,而争执不休。这一切的争议,都涉及到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马来西亚的君主立宪制沿袭自英国。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是一套包括了定期选举、议会制度、内阁制、法律条文,以及各种不成文传统等等的政治制度。君主是这制度的核心之一,但不可干涉政治。英国国王拥有许多权力,但不使用这些权力(这被称为“善意的沉默”),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因此,君主是这制度的象征;具体的实际运作则是由人民所选出的议员们代表人民进入国会殿堂,订立各种法律条文,并交由政府实行。
作为一国君主,英国国王的权力十分强大。但随著现代国家的形成,国王逐渐把各种权力让渡给国会(以交换金钱或其他政治利益)。特别是1689年的《权利法案》大力限制王权,使得国会权力得以超越王权。随著英国在18世纪产生了首相制度,以及19世纪的国会改革普及了投票权与形成两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度于是逐步成形。
虽然英国国王在君主立宪制中是象征性的存在,但根据英国王室所拥有的传统权力,英国国王具有任意召开与解散国会的权力、任命大臣,以及颁布与执行法律的权力等等。
可是自1689年签订《权利法案》之后,历代君主选择不使用这些权力并克制自己的权力欲望(即‘善意的沉默’),而遵循国会的多数党领袖所建议的事情去行事,例如任命大臣、召开与解散国会、不干涉法律等。这使得国王行事不超越国会与法律,并尊重这些体制的存在与运作,而这些也形成了政治传统的一部分,进而使得君主立宪制得以成形,人民的权利得以伸张。换言之,英国国王为了人民的权利而自愿牺牲自己的利益。
苏丹权力非常大
马来西亚拥有自己的君主制度与传统,苏丹的权力非常大(但各州的传统也有所差异)。但由于外在环境因素的限制(人的流动性高、权力分散,以及掌控方法与管道不佳),使得苏丹的实际权力运作不如想像中的大。随著大英帝国的扩张,君主立宪制也带到马来西亚。但是由于缺乏像英国那般有长久时间让君主立宪的政治传统扎根,让君主习惯在政治上保持沉默,导致马来西亚的君主立宪制不如英国那般运行顺畅,也促成了今日柔佛州务大臣的任命风波。
有些人认为今日政局混乱,因此赞同柔佛苏丹插手政治,甚至支持君主专制。这想法非常缺乏远见。君主专制中,国王的权力非常大。也因世袭制使得权力集中在王室手上,人民无法分享政治权利。
如果国王好,国家与人民则平安无事;但是国王不好时,人民不但受苦,也因世袭使得国家难以更换领导人。此外,专制统治的权力交接时,因诉诸人治使得交接过程不稳定,甚至导致腥风血雨。这可能不止是宫廷斗争,甚至可能爆发内战。历史上这类例子处处可见。
国家政治交人民决定
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只是制度的象征,国家政治交由人民决定,因此能避免以上问题。如果政府做不好,人民可通过定期选举更换政府,让事情可能变好。虽然君主立宪制也有许多问题,但是定期选举可把破坏减到最低,并为破坏立下时间期限。
英国从君主专制走向君主立宪花了几百年,限制王权并让人民拥有自行做出政治选择的权利。但是现今却有一些马来西亚人只因当下政局混乱,而想放弃得来不易的权利,把自己的权力交由别人来决定——即放弃君主立宪制而支持恢复君主专制。
笔者对此现象感到非常奇怪。怎会有人如此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为何总有人以为政治与自己无关,而可以交由他人决定?如此的行为,不就是在偷懒与逃避自己所应负的责任?甚至典当后代子孙的政治权利吗?
幸苦得来的政治权利,请不要放弃。这不是有关你个人而已,这还有关你的家人朋友,还有关你的下一代。真的,请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