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东接受上议员的委任,并担任国防部副部长,有些人认为是“迟来的正义”,有些人却指责他自打嘴巴,除了对他的诚信打折外,也忧虑未来是否仍会出尔反尔。
坦白说,刘镇东在这件事的“道德责任”确实有理亏,但站在“责任道德”上,他依旧站得住脚。
先说说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是衡量行为正当的高等标准,与伦理不同,道德是针对个人内在自发人格特质的约束,而非受到外界加诸于一个人的规范力量。简单而言,道德就是一个人的修养与品德表现。
那道德责任与责任道德有何区别?前者意味著为了道德的疏失而必须承担的责任,后者则代表著为了承担更重大的责任而产生的道德判断。
宏观看待累积功绩
刘镇东当年抨击张盛闻受委上议员的行为是“走后门”,并认为上议院形同虚设,只是如“橡皮章”通过下议院的各种议案,现在却接受担任上议员,这固然在诚信的责任上大扣分,也让人对他是否会持续改革的热诚转为怀疑。
同时,刘镇东这次接受成为上议员,是为了成为国防部副部长而铺路。有者可能会加重罪名,认为他出尔反尔的动机是“爱慕虚荣”,动机与行为都可耻。
不过,若刘镇东认为拥有更大的官职,就能对社会做出更积极的贡献,这种责任道德不仅能站得住脚外,若秉持著为民服务的承诺,真正为扭曲的大马社会改革,那长期下来累积得到的正面功绩价值,依旧能抵过短期道德责任的破坏代价。
对我而言,纵然对他出尔反尔的行为有些意外,但相对能理解他的立场。当年刘镇东说这句话的时候,从政治环境到媒体话语权,全都倾向国阵。当时反对党处在资源与宣传管道都极度弱势的情况,因此刘镇东说这句话时,是站在绝对正义的立场。站在反对党的监督责任,他高分拿下。
既然现在接受成为当年看不起的上议员,对我而言这问题与“道德瑕疵”有关,而非“善恶是非”的判断。他在现实政治考量下做出了这种决定,我在乎的不是去继续追究正当性,而是他能否忍“辱”负重,用行动来实现当年的政治理想。
迎合选民,言论模糊
他能否能透过这次的争议,将诚信上的缺点兑换成更积极的办事能力,以扭转人民对他道德瑕疵的失望,胜过此刻不断回应人民对这问题的讨论。
其实,我更期望除了能在国防部与选区有所贡献外,他是否更有改革决心慢慢调整大马政坛的结构,例如上议院的制衡功能。若能跳出在野执政的虚荣,用第三者的角度常常省思,并修复许多失灵的三权分立概念,那对我而言这次的风波就不足以挂齿。
另一方面,对人民来说,这次事件也正好帮助厘清未来政治人物的遴选标准。
政治其实很诡异。人民选出这些精英,希望透过他们来处理社会大小事。但这些代表著集体利益投射的政治领袖,常常要针对不同课题而表态,为了要获得选民支持,难免偶尔会说出模棱两可或言过其实的话。
所以,我对政治人物的言论都有保留,反而以他们实践的政绩为考察重点。但这不代表言论不重要,只是在政绩面前,言论还是一个附属品。
就像刘镇东这次事件,他的出尔反尔影响的是自己的诚信价值,但实际上他只是遵循著一套老旧传统的政治秩序,并没有破坏社会和谐或滥用公款。他耗损的是个人品牌价值,而非国家或人民的集体利益,所以要他因当年的一句话而放弃现实政途的考量,代价也太大。
慎防不切实际政客
人民更要提防的,是道德责任满分,却没有责任道德的政客。
这些人总会把话说得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实际上多年来却拿不出一点政绩,将个人的责任道德无限上纲,对社会却没有长远规划的责任道德。这种著重个人形象大于社会正面发展的政治领袖,才是人民真正的公敌。
大马顺利改朝换代后,所有人民其实应该放下过往受单一政权强势压制的情绪,恢复到中立且不忘监督的态度。当然,若能同时具有责任道德与道德责任的政治领袖,是大马人的福气,否则缺其一,都会影响大马健康的政治风气。
只是若真要列明领袖特质的道德优先,我想对社会拥有更高责任道德的是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