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正党副主席努鲁依莎10月21日在希盟主办的一项座谈会上,提及一个十分重要的事项,她说希盟应注意到首相纳吉的战略,是用清晰的论述向人民作出表达。
她说:“让我们看看首相一向以来的演讲内容,他有谈及丑闻吗?他有谈及调查吗?他只是集中在某些论述,他尝试赢取人民的信心”。她又说:“我们的挑战是尽量给人民作出解释:我们(国家)错了,国家被牺牲,因此我们需要改变”。
这场座谈会的主题是:“三角战:希盟决胜之道”。因此,她说人民不会理会政治人物的问题,因为人民本身也有难处,若希盟论述持续不明朗,也不重视人民所受到的压制,则人民不会心向希盟。
华小高职不谙华语
虽然努鲁这一席话没有提及希盟的整体战略的不足之处或偏离了主题,也没有诉说哪些方面是不应该自我“冲撞”的,但她的言论也让人颇有“同感”。
例如,槟州政府为纪念“茅草行动”30周年,订于10月28日举行一场论坛,主讲者有公正党主席旺阿兹莎、林吉祥、净选盟主席玛丽亚陈、诚信党主席末沙布及希联法律顾问哥宾星,由首席部长林冠英主持开幕,但“茅草行动”的主角马哈迪则不会到会。
与此同时,“人民之声”也将联合赵明福民主基金会、隆雪华堂民权委员会及隆雪华青于10月29日晚上8时30分,在吉隆坡举行另一场论坛。按照主办方的新闻简报,论坛是要让现代人了解30年前发生的大逮捕事件。它起因于华校的问题,继而演变成政治课题。
1987年,在安华任教育部长时,教育部于同年8月派遣百名不谙华语马来公务员到华小出任四个行政高级职位(校长、副校长、行政主任和训导主任),引发董教总严厉抗议,也激起华社鼓噪,要求政府收回成命。
政府在10月4日表示不会收回成命,进而导致董教总与100多个华团,加上马华、民政及行动党史无前例地成立一个捍卫华小名义的委员会,并在10月11日在吉隆坡天后宫举行大集会,会上议决如果政府不俯顺民意,在3天后将号召受影响的华小展开罢课,估计涉及4万5000人。
到了10月13日,在马华与民政力争下内阁同意进行协商(后来政府收回成命),但因时间上通知不及,还是有些华小“罢课”一天。在10月17日,在巫青团的号召下举行马来人大集会,致使种族关系紧张。
老马处境尴尬
结果在10月27日,警方全面出动,后来共有119人被逮捕,而查封了三份报纸:《星洲日报》、《英文星报》及《祖国日报》。这次的大逮捕名单中有林吉祥、林冠英、卡巴星、林晃升、沈慕羽、柯嘉逊、莫哈末沙布、郭金福、王添庆及陈立志(马华副总会长)等人。
翌年(1988年),政府发表茅草行动白皮书《朝向维持国民团结》,以种族关系恶化为由来,“合理化”其逮捕行动。在被扣捕的119人中,有49人被送入太平甘文丁扣留营。过后马哈迪更集中其权力,而成为一名威权主义者。
马哈迪最近被问及他在茅草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否认自己是策划人和下谕令的人。他说当时他希望警方不要逮捕反对党领袖和社运领袖,更希望废除《内安法令》,但警方拒绝他的要求。当年的全国警察总长韩聂夫也坦承不是马哈迪的指令,而是警方的决定。
不论马哈迪在当时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身为国家最具权力的首相,他不可能“洗脱”茅草行动是在他同意下进行的。因此事隔30年后藉纪念“茅草行动”肯定会拉出马哈迪,而当年被扣捕的人也不会原谅他。如果说纪念会是避重就轻,就显得没有触及要点,意义不大了;若是“拉出历史”,则马哈迪、安华乃至纳吉就会被牵涉其中。
在这方面,马华曾攻击安华在当年扮演不光彩的角色,而安华也作了道歉。但道歉归道歉,历史是不能被遗忘的,有人得为历史负上责任。因此,希盟重提茅草行动将令马哈迪处境尴尬,因为今天希盟已接受他为共主,再谈茅草行动只会陷入两难。
不论这样的论坛能得出什么结果,正如努鲁所说的,人民要听的是直截了当的抓住人心的话,如果借用茅草行动事件来抨击政府的政策和要改变这个国家的不民主施政,那就会把矛头对准马哈迪了。
重提旧事拉低声誉
其实马哈迪也知道敌对党(国阵;尤其是巫统会用尽各种方法来降低马哈迪的威信和突显他在位时的弱点和失责)。正如政府设立皇家委员会调查马哈迪在位时的炒外汇巨额亏损,就是要打击马哈迪的形象。根据前国行助理总裁阿都慕勒提供的资料显示,90亿令吉或40亿美元,只是国行在1992年确认的金额;而100亿美元的亏损是一些年来所累积的。有关的调查报告已呈交国家元首。
另一方面,伊党也在今年重提32年前的默玛里事件。1985年11月19日,大批警员包抄华玲默玛里甘榜,准备逮捕被指宣扬异端伊斯兰主义的宗教师。但后者拒捕,警方被迫与400名村民对峙,冲突中有4名警员殉职,14名村民丧命,包括目标人物依布拉欣马末宗教师。
依布拉欣是伊党的党员,曾前往埃及和利比亚修读伊斯兰。在1974年回国,成了著名的宗教师。后来参加大选两次均失败,乃在华玲开办伊斯兰学校。
此案件发生时,人们以为是代首相慕沙负起责任,因为他也是内政部长,但慕沙在2014年出版传记时揭露,那一天马哈迪仍有在国内,他仍不是代首相,他也与马哈迪讨论此事,因后者第二天要赴华访问,也就由他处理。因此慕沙说,他背了“黑锅”30年。
虽然伊党不断要求政府设立皇委会调查此事,但由于涉及极广,也将挑起当年的旧恨,因此至今依然没有眉目。以上的两个例子,说明敌对党可以在有利的条件下对马哈迪“开刀”,但希盟拿茅草行动向马哈迪“问罪”,就好像自己在打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