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政治暴力不会停止,如果暴力继续受到“外在”的鼓励。从5月间在“2050年国家转型目标”对话会上资深演员苏莱曼耶欣在首相纳吉面前对电影制作人张秋发挥出的这一拳开始,再到前首相敦马哈迪8月在“毫无隐瞒2.0”论坛时面对政治流氓扔鞋子、水瓶、椅子和燃烧棒的搅局行为,种种迹象显示现在的暴力已经不需要选择场合,也不需要看“谁”在台上,“拳头”代表真理。
当理性论政的场合可以在无预防下遭“预设的流氓”骚扰时,是否显示我国政治的博弈已经无法避免的必须随时面对暴力的对抗,而政府与警方的态度是“无力”还是“纵容”?选民心中自会有一把尺。
前巫统领袖的集结
过去要发生在国家领导人面前的暴力行为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基于尊重国家领袖的原则,一般人不会、不敢造次,但现在行使暴力已经打破传统的“禁忌”,管谁是领袖,行使暴力看来是理所当然,而且“预谋性”很高。
政治暴力的发生,不始于今,至今尤烈,暴力发生不单存在种族的色彩如不久前清真寺的鸣笛引发穆斯林围殴华裔事件,现在更大的冲突是马来政治的分裂产生的马来族群之间的对立。
今天以马来人马首是瞻的巫统,执政权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拜前副首相安华1998年被革职后所引发巨大“烈火莫熄”的反对力量,现在更有前首相马哈迪及前副首相慕尤丁“加盟”,其凝聚了马来人对国家弊端、腐败、堕落及政治迫害的愤慨,以至于有强烈政党轮替的期待。
马来人群体的政治分裂,马来人精英的从巫统出走,城市马来选民的觉醒,形成过去从来没有的政治格局。执政党要重复制造华人如果执政对马来人将“失宠”的威胁显然已经失效,现在执政党面对的是前巫统马来最高领袖的“集结”。
马来族群政治型态的分裂,使反对党可以攫取更多的资源,特别是华人与马来人知识分子的有效结合,使308及505的选举能攻城略地,大有斩获,505选举反对党的总得票率更超越执政党国阵约3%就是一大历史性的突破。
当政治改变是完全可能实现的时候,执政党的“信心满满”到跌入“恐惧失态”,在无计可施下,唯有通过暴力来警告、恐吓具有威胁其执政权的挑战者。
沉默不是一种选项
今年7月马六甲土著团结党青年团长冉兰遭巫统支持者的暴力欺辱,以及去年11月甲州公正党宣传讲座车被烧事件等都一再显示暴力的“源头”是精心策划的。
更早的有2012年9月巫青团30名流氓前往公正党总部示威,以暴力的行为攻击维安人员,以污蔑的语言攻击公正党实权领袖安华。马来西亚非政府组织2012年4月发起的净选盟3.0集会也遭到政治流氓闹场,当时非政府组织就认为这和2013年即将举行全国的大选脱离不了关系,一些政治团体刻意渲染暴力,以压制反对者的声音,并且制造政治恐吓和暴力的气氛。
时任净选盟联合主席的安美嘉就指,政治领袖那种以沉默态度,姑息养奸、维护滋事者的态度,净选盟深感骇然;她强调:“沉默不是一种选项。”
政治暴力的出现,必然有受益者,现在暴力的升级是否是执政党在为来届大选“精心制造”的恐惧氛围。现在的政治讲座会上,民众似乎开始关注,如果国阵败选可能出现的“失控”局面,甚至是忧虑社会可能会出现的骚乱与暴动,更有假设执政党如败选的“拒绝交权”及“大逮捕”等。
这个预设立场的渲染就是为了阻断支持反对党的群众,进而把选民导入恐惧改变的心理压力。反对党期望选举的结果与执政党的选票票数必须“拉大差距”,使换政府的可能不会落入“微小差距”的纠结与争议中。
严刑峻法遏制暴力
今天如果暴力没有得到强烈的谴责,法律又在这里“缺席”,反而容易被执政党合理化。就如殴打制片人张秋发的演员苏莱曼耶欣对自己的暴力行为还是坚持“何错之有”。
严刑峻法才能够阻遏暴力的蔓延,警方与执法单位不能“视若无睹”,如果以为暴力就能改变选情以及选举的结果,执政党必将屡试不爽。
面对暴力不是恐惧暴力,而是拒绝、抗衡、抨击暴力威胁的同时,必须勇于利用选票教训暴力的催化者、鼓动者、制造者及煽动者。
民主改革的进程,用骚乱与暴力来恐吓及威胁选民的技俩并不少见,这是国家“民主前进”与“民主倒退”的选项,也是“害怕暴力”还是“应对暴力”的选项,对国家的未来与愿景如此的“暴力威胁”,选民本身最终必须自己做“最终的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