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是个踏踏实实的科学家,不重名利,劳劳碌碌,都是志在“为人民服务”。接近半个世纪之前如此,此后也是这样。得到2016年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把一切归功老祖宗,主题演讲说的是〈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
回顾往事,屠呦呦说起“在艰苦的环境下,中国科学家努力奋斗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只有三言两语:“中药研究所团队于1969年开始抗疟中药研究。经过大量的反复筛选工作后,1971年起工作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
此后,“又经过很多次失败后,1971年9月,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法,改用低温提取,用乙醚回流或冷浸,而后用碱溶液除掉酸性部位的方法制备样品”。1971年,经鼠疟药效和猴疟实验,终于跨出一大步。
团队上上下下披星戴月的辛勤,现在听来,都微不足道了。屠呦呦只说,那是“大量”,那是“多次”。但是,要不是那样的“大量”和“多次”,何来后来的临床研究呢?
得到国际的肯定,屠呦呦始终不愿居功,高举的是“目标明确、坚持信念是成功的前提”。接受领导的任命,她说体会到了国家对自己的信任,深感“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决心不辱使命,努力拚搏,尽全力完成任务”!
调阅大量民间方药
因为这样,屠呦呦遵照“信息收集、准确解析是研究发现成功的基础”的启示,她“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走访名老中医并收集他们用于防治疟疾的方剂和中药、同时调阅大量民间方药”。
汇集的过程,屠呦呦在“植物、动物、矿物等2000余内服、外用方药的基础上,编写了以640种中药为主的《疟疾单验方集》”,因此铸就了后来发现青蒿素的基础。
研究碰上了瓶颈,屠呦呦依循“温故知新,可以为师”之说,重新温习中医古籍,进一步思考东晋(公元3-4世纪)葛洪《肘后备急方》有关“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截疟记载。
读到这里,屠呦呦灵机一动,终于找到独辟蹊径的成功之道,联想到提炼青蒿的过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温,由此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方法。由此专注ArtemisiaannuaL,终于得以对症下药。
屠呦呦还是不愿不愿居功,只是一再推崇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以及其后的《神农本草经》、《补遗雷公炮制便览》、《本草纲目》之经典药书,总结“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值得我们多加思考,发掘提高”。
那是文化大革命的年月,日子艰辛,生活艰苦,科研条件狼狈,屠呦呦回忆:“由于缺乏通风设备,又接触大量有机溶剂,导致一些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
中医没得政府认证
纵然那样,屠呦呦说,他们还是不愿放弃,“经过努力坚持,深入探究原因,最终查明是崩解度的问题。改用青蒿素单体胶囊,从而及时证实了青蒿素的抗疟疗效”。
时至今日,环境迥然不同,大为改善。但是,为何古老的中医之术,为何不能转圜,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说起这些,屠呦呦显然有所感慨,而且建议医药学研究者可以从大自然的大量的植物资源之中尝试开发新药:
“中医药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对于自然资源的药用价值已经有所整理归纳。通过继承发扬,发掘提高,一定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造福人类。”
登上学术的高楼,屠呦呦还是那样谦卑,演讲结束所引,正是王之涣的经典名篇〈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是,可能吗?
以马来西亚的现状而言,虽然国际医药大学(IMU)、拉曼大学、南方大学、厦门大学,都先后设立了中医的科系,中医在此间之前途,当然不是屠呦呦,而是呦呦哀鸣。
结果,救人无数,调理阴阳,“治未病”的中医,始终没有得到政府的全面认证。不但这样,就连中药豁免消费税,几经各造争取,磨蹭拖沓,还是没有结果。那么,怎么走到“更上一层楼”?
何况,此间的中文水平,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中译乃至出现“正式欢迎仪式,与他一起温家宝阁下的正式访问马来西亚”的咄咄怪文。学习中医的后辈,恐怕常有望文生义之虞,大马中医何时更上一层楼?
此时此刻,浅见认为,当下四个开办中医系的大专院校,不妨联名礼聘屠呦呦顺势南来演讲,发表心得,佐证中医的博大精湛,为海外教授和传承中医,开出大气磅礡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