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7日是预早订下的日子,原以为人潮会较以前大为逊色,没想到在那天的下午人潮开始涌向吉隆坡国企十合购物中心。后来估算一下,有万人之众,算是比预期的还要多些。这对安华来说是值得告慰的事。

与此同时,我又从网络短片中看到参加示威的人群不断地高喊口号,最响亮的莫过于“烈火莫熄”。

这个响彻云霄的口号在17年前曾经成为那个时代的标志,但拿今次的“烈火莫熄”和昔日的“烈火莫熄”作比较,不但是蛮有趣味,而且也是很有意义的。

回顾1998年9月2日是安华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被马哈迪撤消所有官职,翌日(9月3日)他被开除出巫统。在心有不甘下,安华发出了声势浩大的街头斗争。先是在9月13日在他的老家峇东埔提出了“峇东埔宣言”,继之于9月20日在吉隆坡独立广场将“峇东埔宣言”扩大而成为“吉隆坡宣言”。当时的人潮超越了10万名。同一天安华被政府援引内安法令扣留;接著安华转成刑事拘留,在9月29日被控上法庭面对10项罪名不获保释。

在失去自由的安华也在1999年4月16日被判罪名成立,入狱6年。在这之后,支持安华斗争的大有人在,主要是国民公正党的党员及支持者。

这个政党是安华在1999年4月由其夫人成立的(在2003年时,它接纳人民党的加入而易名为“人民公正党”。不过由于技术上的问题,至今人民党仍合法地存在)。

为了壮大声势,安华通过其夫人旺阿兹莎(因其本身陷入囹圄)与伊斯兰党、行动党及人民党达成合作,组成反对党的“联合阵线”。这个阵线在不受挑战下共同推举安华为共主。

虽然安华魅力无法挡,但在1998年开展的“烈火莫熄”运动中,所见的人潮尽是马来同胞,华人虽也有助阵,可惜人数有限,甚至可用寥寥无几来形容。

换句话说,华人社会并没有热烈响应“烈火莫熄”运动,以致行动党在当年也没有事先评估这个运动结果对行动党起了负面的冲击。

由于林吉祥当年做出大胆的决定而豁了出去,变成反对党第一次空前的大团结(不再像1990年东姑拉沙里的46精神党一边拥抱伊斯兰党,组成“回教团结力量”(Angkatan Perpaduan Ummah)(APU);另一边则拥抱行动党组成“马来西亚人民力量”(Gagasan Rakyat Malaysia)(Gagasan)。这种没有隔阂的大联合称之为替阵(替代阵线),意味著是国阵的替代政党,并没有给行动党带来好运。

有鉴于安华在马来社会的影响力非同小可,因此1999年的大选所产生的安华效应是令人震惊的,连马哈迪也始料未及。

当时参与合作的伊斯兰党就是借助安华的影响力一跃冲天地成为大选中最大的赢家,它不但控制两个州政府(吉兰丹和登嘉楼),而且也拥有27个国席,政绩令人刮目相看。

反观公正党只赢得6个国席,而行动党却折兵损将,最严重的莫过于林吉祥和卡巴星双双落马,与国会擦肩而过。换句话说,“烈火莫熄”烧伤了行动党,却壮大了伊斯兰党。

在这种情形下,华社对“烈火莫熄”是陌生也是有些“敬而远之”;但在马来社会安华的形象成了一个政治明星,连带其大女儿努鲁依莎也被形容为“烈火莫熄”公主。

伊党鼓吹伊斯兰国

经此之后,伊斯兰党开始自视过高而不断鼓吹伊斯兰国,导致行动党不得不在2001年退出替阵。这一改变也就意味著替代阵线残缺了,难怪在2004年的大选时,已不存在所谓的替代阵线,反而是反对党之间形成三角战。不必说,因为“烈火莫熄”已无法重燃,造就了国阵取得辉煌的成绩。

虽然安华在2004年9月出狱后(2004年9月2日翻案成功无罪释放),但已听不到“烈火莫熄”的口号了,因此在2008年大选时,安华不再强调烈火莫熄,而且喊出了“改朝换代”的口号。

在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也认为安华过于乐观展望未来,偏偏安华不信邪,他运用其马不停蹄的精力到处鼓吹改变,结果给大马政局带来了新的气象。这一改变反映在五个州政府落入反对党手中,同时反对党一跃而成国阵的克星,共有82席(总数222席),打破了国阵一向以来已超越2/3多数席的局面。于是一个“民联”的组合出现了。一般人形容为308政治海啸带来的产物。

很显然的,当2013年大选将临时,也是鲜少喊出“烈火莫熄”的口号,似乎这个口号已不流行了。果然2013年的505大选进一步展示了华社倾斜向民联的走向,也就难怪被首相形容为“华人政治海啸”。其实不论是华人海啸或马来西亚人的海啸,只见政局没有改变,反对党的民联增至89席,与国阵的132席比较(尚有席归独立人士),还是两线制的比配。这就是说,人民支持两线制。

未想这次又见“烈火莫熄”再次响起,巧合的是也是为安华事件而来。安华在17年前后面对的是类似的指控,以致公正党不得借用烈火莫熄来保温乃至升温,目的是希望早日还安华自由(安华是在今年2月10上诉被驳回后立即服刑)。

就此意义来说,“烈火莫熄”在此时又再响起,也就成为一种新的政治意义;尤其是参与运动的新生代之中有不少是年轻华人,他们或者不知道过去,但他们又想从“烈火莫熄”中看到什么和得到什么?这是当下值得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因为政治环境的改变,17年前后的“烈火莫熄”运动在性质上已有所不同,所相同的是主角仍然是安华,但问题是行动党与伊斯兰党如何看待这一场有待考验的新政治运动呢?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警方在枪杀案现场调查。

3辆轿车围堵疑遭寻仇 男子用餐时遭开枪射死

阅读全文

女子更换轮胎 遭罗里撞毙

阅读全文
警方连同案中父子回到案发现场进行调查。(大都会日报)

母杀女自缢案 幸存7岁男童天天问还能见妹妹吗?

阅读全文
马股今日重新走高,并重返1620点水平。(档案照)

一天急涨RM 2.02 BLD种植惊艳全场

阅读全文

夜晚用餐遭围堵袭击身亡

阅读全文

“辰星 晓月” 成全民萌宠 万众引颈盼亮相

阅读全文

巫统派系的权力暗战

名家

巫统是我国当前拥有党员最多的种族性政党,在一个党员超过百万的政治组织里,要成为最高理事会成员非常不容易,要成为全国主席更...

阅读全文

迦玛:307给了安华一个交代

名家

烈火莫息2.0跨过307这天就是“后2.0”了,而3.0版本是否再等一个17年已不重要了,重点是不知不觉中安华的名字早已...

阅读全文

马航MH370失联一周年

名家

MH370失联一周年的同一天,我正好将搭乘马航航班飞往北京。继去年8月29号国库控股宣布重组计划之后,国库控股于3月2号...

阅读全文

杨善勇:慈济回应,很奇怪耶

名家

个人和组织,都存有多个向面。外人所见,往往只是表面。但是,里面,总难以看到。认识这点,读者自当可以明白“口说好话,心想好...

阅读全文

媒体失格,报人失志

名家

香港《明报》,包括属下各种刊物如《明报周刊》等,向来是香港专业人士、知识分子等追捧的报纸,当年“公信力第一”,在香港文化...

阅读全文

谢诗坚:《胡万铎评传》外一章

名家

2月28日,应邀赴怡保唯裕酒店(Weil Hotel)宴会厅参加挚友胡万铎乡长的八秩寿辰宴会。抵达会场时但见衣香鬓影,场...

阅读全文

“烈火莫熄”新世代

名家

安华被监禁,其政治生命不但没有走到终点,反而引领新世代体验烈火莫熄的洗礼。1998年9月1号,当时的首相马哈迪说:“如果...

阅读全文

马华民政还能翻身吗?

名家

马华和民政党还能翻身吗?这是许多人的疑问,包括百万马华和民政党员。政治舞台上,一切讲实力。要在政坛有所作为,都须依靠自己...

阅读全文

孙和声:从中国的国学热谈起

名家

自1990年代以来,中国兴起了一股令人鼓舞的国学热,它也成了当前中国几股主要思潮之一。说起来,早在1900年代,中国便已...

阅读全文

杨善勇:火箭秘书长要怎么猜

名家

岁月是政治的规律。就算去岁行动党主席卡巴星没有横遭车祸大劫,有朝一日,他最终也将和伊党精神领袖聂阿兹一样,必然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