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总主席叶新田上个月24日在全国独中校长交流会上指出,马来西亚60多所华文独中学生人数已升高到7万6千人,比8年前增加了42%。他还欣慰地形容“独中近年来的发展整体上趋向良好”。
隔天,多位校长纷纷发言,说是独中开销庞大,还得依赖华社多多解囊相助,因为光靠调涨学费如同杯水车薪,学校收支仍赤字累累。
内部资金匮乏,外来捐款不足,不少独中老师月薪都在1500令吉以下,他们看来含辛茹苦,牺牲自我,为发展华文教育作出巨大贡献,精神令人敬佩!
中文地位提升
半个世纪前,老朽刚踏进中学,目睹校园外,警察与示威队伍对峙,随后有逃有逐,一片混乱;高中毕业那年,又知道母校不接受改制,成为独立中学,由华社捐资支撑。跟著,母校年年办活动,穿制服后学生形同少年乞丐,沿户募捐,热心人士每月5元、10元、50元捐助…渡过这条既漫长又穷窘的日子,财政拮据情况依然如故,成为“一个马来西亚”夸口迈向先进国的极大讽刺!
这条路还有多长?这样的日子不知还有多久?身为缴交个人所得税占80%以上的马来西亚华裔公民,为了维护老祖宗遗留的5千年悠久文化,难道还得如此肩负另一笔庞大的教育经费,挑著一间间独中的沉重财务担子?
独立56年了,马来西亚人仍走在崎岖喧嚣的族群矛盾道路上。肤色、语文与宗教问题久悬未决,即使国家承担各语文小学与国民型中学经费,也显现种族间的巨大拨款差异,华小与国中往往还得依靠董事与赞助人四处奔走筹措建造及维修费,而国阵执政阵营的华裔代表只能暗叹“爱莫能助”。
除了极少数几间招收初中一新生必须经过严格的入学征拔考试,大多数独中依旧持著已经开始发霉的“发扬母语教育”的伟大精神,办独中有教无类,来者不拒,水准因而良莠不齐,既耗财费力,令校方穷于应付,且顾此失彼,疲于解释。独中校长相聚讨论,肚里牢骚一箩箩,只是彼此心照不宣。
上世纪50-60年代,华裔早就对语文教育问题与政府屡争不下,中庸平和的首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跟马华公会陈祯禄父子仍有商有量。当时,华裔也逼于无奈,与周遭环境相比,在大马尚可苟且偷安。513事件之后,国内政局骤变,种族歧视政策雷厉风行,政府早将华文教育发展置诸脑后,任其自生自灭。
转型精英学校
另一方面,近年来,远东多国形势一日千里:中国一跃成为强劲经济体,印尼重新启开自由平等大门,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跟著也觉悟到国民必须学懂中文才能维持新加坡的国际竞争力,西方国家提倡学习中文的例子也不少。国内也有不少马来同胞将儿女送进华小甚至独中念书。当中文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不断升高的时候,大马华文教育前景如何,早已不言已喻。
宏观变化如此显著,站在争取华教发展最前线的马来西亚董总与教总衮衮诸公此刻是否有必要检讨过往坚持的目标方向,在国内举步艰难,而国外反而海阔天空的时代,奋发图强,改弦易辙,迅速争取新契机?
老朽挪出以下拙见,祈各方多予赐教:
一,教育发展原本就是政府的责任。每年华小毕业生进入国中的人数远比独中多。我们可否秉著公民的权力,团结力量,继续呼唤政府提升国民型中学里的华文科目水平,让毕业生有更强竞争力?政府若置若妄闻,身为国家主要纳税人,我们也要据理力争到底,决不退缩更不放弃,也不惜改朝换代。
二,我们是否应该将部份独中改造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精英学校,实行严格的入学征拔考试,只吸纳优秀学生,致力栽培他们成为各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在海阔天空的世界,展翅飞翔?
当然说易行难。首先,董事会是否愿意认同如此宏观理念,大胆高薪礼聘有学识又有干劲人士领导校政,组成专业水准高超的教育团队,大胆革新。都说:“有钱好办事。”把学校办好,学术水准提升的时候,再根据学校财务状况制定“合算”的学杂费,尽量做到经常开支能够平衡。
时代不同了,现代家长儿女少,只要能成才,即使再辛苦,不少人也愿意把毕生积蓄压注在儿女身上。独中水准高,学费再贵相信也会有许多华裔家长与异族同胞在校门外排队争额位。董事们不必操心学校经费不足,校长老师表现好,也不必为微薄的薪金烦恼。他们成了真正带领年青一辈跨进新时代的好老师。
如此优等“新独中”既可树立好榜样,也解决长期悬在华社头顶的烦脑,岂不令人刮目相看,政府的什么教育歧视,也暂可搁在一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