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声音》在2012年7月开播。这个节目是继《英国之声》、《美国之声》等之后,以荷兰的《荷兰之声》为原型制作的音乐选秀节目。自开播以来,这个节目一直获得许多华人观众的热烈关注。节目每一季都会有4名著名歌手担任评审以及导师。受邀出任评审、导师的4名歌手必须在第一个环节,也就是盲选中通过参赛者的现场歌唱水平决定他们是否能够通过第一环节。通过的参赛者将被导师们邀请加入自己的队伍。当4组队伍都成型以后,参赛者将得到各自导师在歌唱技巧上的指导,然后继续比赛的其他环节。
这里的导师,英文版的《英国之声》、《美国之声》以及《爱尔兰之声》皆称为coach,带有从事训练别人使掌握某种技术或动作的人的意思。这个词的中文翻译应该是“教练”。另一方面,“导师”广义指“引导”、“教导”的人,这个词的英文翻译应该是mentor、supervisor,或teacher。Coach,《中国好声音》称之为导师,明显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在里头。这样的做法也许是文化差异的结果,即华人社会普遍认为从事任何教导工作的人都应该尊称为“师”,但也不排除是出于华人社会接受度的考量,即称“导师”比称“教练”亲切。有时听朋友们聊起节目内容时都跟著叫“阿妹老师”、“汪峰老师”,的确是很亲切。
“封建”是个说法
一个人不适当地用了一个名称来表示一个与名称不完全相符的事物,不会对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可是当越来越多人愿意接受这样的说法时,这个名称跟相关事物的联系就会固定化,尽管事物不符合名称原本表达的概念。
“封建”是一个好例子。谢伟杰在〈说“封建”〉(东方文荟,6-10-2013)讨论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用英语的Feudal、Feudalism等作为对应翻译的问题。他提到了“封建”这个词所表达的3个意义,分别是:封土建国、马克思人类社会进展的五阶段之一的封建社会,以及表示思想保守落后或行为专制的贬义词。他说最近上课讨论什么是“封建”时,有中国来的学生根据官方的说法说中国在近代以前都是属于“封建社会”。谢指出这是“为了把中国历史削足适履地放进马克思提出的人类社会进展的五阶段之说,让中国历史来配合这被认为放诸四海皆准的论述之中”。那就是说,“封建社会”是一个说法,不是真相,但这个不符合真相的说法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并从此固定了下来。以前钱穆也曾说过,“今国人又谓中国乃一封建社会。不知中国乃有封建政治,非封建社会。”(《中国历史精神》,1983年)30年前是这样,现在也还是这样。可见一旦名称跟与名称不符的事物的联系固定化之后就很难改变。
看了《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的第一集,观察了导师们的言谈举止。他们听到参赛者精彩演唱时,情绪都十分激动,有时一转身就整个人站起来。他们在现场的表现,从投入的表情、随著音乐节奏摇摆的动作、忍不住跟著参赛者哼唱,到表演完毕后跟每个参赛者的热情拥抱,都显示了他们在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节目中从头到尾都十分欣赏每一个参赛者的表演。这一切也许可解释为导师们全心投入到发掘栽培后辈的事业上,也可能是节目口号“真声音,真音乐”精神的贯彻。
“导师”形象改变
在表演完毕,参赛者挑选导师的时候,导师们需要想办法说服中意的、出色的参赛者加入自己的队伍。他们会用“如果你加入我的队伍,我就能帮助你怎样怎样...”、“只有我能够满足你”、“我能够挖掘你的潜能”、“他加入哪一组,就是哪一组的财富”等甜言蜜语来讨好参赛者,推销自己的本领。那英数次强调“我上一季带出了一个冠军”。庾澄庆说“我是音乐上的冒险专家”。
另外,在得知参赛者名称之后,导师们一般会给参赛者起一个表示喜爱的昵称,如“小x”、“阿x”、“蘑菇头帅哥”、“转音小王子”等。现场的情况就像是几个推销员在忙著推销自己公司的洗衣机一样。“导师”这个名称和这些与“导师”身份不相符的行为举止联系了起来。我不是质疑这些导师是否真心要提携后辈,我也没有忽略制作单位有可能会为了增加节目可看性而对导师们提出演出导师争夺学员的戏码。事情的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节目以语言及非语言元素建构起来的这样的一个社会现实。
印象中,现在的年轻人看电视的时间比看书长,电视节目的内容成了精神粮食的主要来源。这样,电视节目所建构的社会现实可能会起到非故意地灌输的效果,使导师的这般形象固定化。中文的“导师”不仅是指称,也是敬称,若长期跟商业化了的活动或节目扯上关系,恐怕会慢慢改变人们对导师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