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资源,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组织,每一家企业,每一位国民,所拥有的,都一样。昼夜分明,不多不少,各12小时。智慧过人,效率奇高,速度特快,也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事实。
剩下的问题,只在如何分配。一般来说,我们都是按照“24小时除以三”的法则处理:8小时工作,8小时休闲,8小时睡觉。职场如此,回到教育,当然也不能例外。
是的,南中国海两岸的老师和学生,都是肉身做的,会累会倦,谁能经年累月不断加长时间地学习?可是,国家教育部的课程纲要设计,各个学校的教学时间,似乎不曾算计这些,也不把时间的有限,当作一回事。
相反的是,他们是预先划定了教学的材料,然后才从时间著手安排。一再地本末倒置之下,结果,我们不断听到“m文上课n分钟”的咄咄怪闻。但是,“m文上课n分钟”之后,其他的科目呢?
是的,当下的议题,关键当然不仅在国民型小学的国文210分钟,240分钟,还是270分钟,而是教育部怎么在每周40小时的时间资源,运筹各个学科的教学纲要?
多不代表好
可惜,一个马来西亚教育权威的脑袋,刚好是倒反的。他们什么都要,一本本中小学的语文,除了语法,除了修辞,还有作文,还有书法,甚至是古典文学和诗词的研读。可能吗?
不是的,学校的课程,不是这样处理的。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一天只有8小时的事实,因而课本的书写,必须按此著手:八小时里,学校最终可以教导多少语文、数理、史地、道德、艺文和体育?
认识了这点,我们就能明白了《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那一些主张的不可思议,也就可以理喻补习这门生意的一本万利:8小时上课,就算囫囵吞枣,恐怕也塞不完。
多就是好?那么,语文系的毕业生,想必就是准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了。对照了一面镜子,读者自可懂得,与其蜻蜓点水,走马看花,不如每周精读,日久一定见到成绩。
学习芬兰教育
此说专家不论懂不懂,一旦参考芬兰国家教育纲领基础教育时间节数分配,对照《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的指示,读者或可自可从中看出了吾国教育这些年月摧残孩子的暴戾恣睢了:
一、二年级学生,每周上课最低时数19小时,三、四年级23小时,五、六年级24小时。当中,母语从一年级至初中九年级,一律上课14小时。第二语文,则从三年级开始,授课8小时。第三语文自七年级,6小时。
见诸陈之华著《没有资优班:珍惜每个孩子的芬兰教育》(台北:木马文化;2008年)页82的课程表,是否足以点醒我们,一再延长的上课时间,其实恐怕是与事无补?
陈之华另一本著作《成就每一个孩子:从芬兰到台北,陈之华德教育观察笔记》(台北:天下;2010年)比较了诸国的课堂时数,发现芬兰中学生每周数学上课不到三小时。(页58)
尽管如此,芬兰的语文和数学成绩,不论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评估,还是国际学生评比计划(PISA)的鉴定,大家知之,一直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芬兰的非常绩效,不论到底出自哪里,显然和拉长上课时间毋关。
我们所为,则是相反。《2013-2025年教育发展大蓝图》甚至还有课外的辅导。七点上课,全日制之后,几点放学?就说下午三点好了,前前后后,折折腾腾,师生残余几许精力?
上课,不是讲讲而已,需要备课;下课,也不是一了百了,学生还有功课。三点放学,四点到家。如果十点休息,所剩的时段,大概只有微不足道的六个小时。够吗?
这个国家的蓝图,总是这样,过犹不及。蓝图定下的目标和计划,一经计算,全是想当然尔。华文300分钟,国文240分钟,英文150分钟;哗!马来西亚的教育水平怎么还是不能领先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