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初追念了英年早逝的恩师——曾瑞龙教授,不料今月初又迎来了我生命中另一位非常重要的老师──陈学霖教授的两周年忌辰。

2011年6月3日的早上,开启电脑后第一个映入眼帘的讯息,就是梁伟基兄告诉我,陈学霖教授在美国逝世了。当时还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于是立刻查看电邮信箱,赫然发现了陈教授哲嗣——以荦先生寄来的电邮,说到老师已于6月1日在家中与世长辞。阅后只感茫然不知所措,脑中一片空白。稍稍定下神来,想起了老师的样子,我已泪凝于眶!在中午回校的路上,看到校园的景物,勾起了我对老师于2008年来访的回忆。景物依旧,哲人已逝,不禁怆然!

对学术界来说,陈教授在中国史研究的造诣与贡献,早有公论,是无容置疑的。对于作为学生的我来说,他是一位无可替代的导师。在我的学术成长路上,如果没有他的指引、帮助、支持和鼓励,根本就没可能走下去。回想起来,老师问学已逾一纪,有关回忆很多。我只能以学生的角度,谈谈从先师所承受的恩德,以表追思之意。

老师平易近人

初识陈教授是我在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念本科的日子。最初与老师接触不多,只知道这位身材高大的系主任是著名学者。虽然选修了他的《史记》课,但也不敢主动跟他说话。后来,因为在新亚历史系会的活动上接触多了,才发现老师平易近人,不拘小节,且颇为风趣幽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其后,我的学士毕业论文写的是北朝胡化与汉化问题,正巧是老师年轻时在香港大学研究的课题,因而引起了他的兴趣,承他不弃,审阅了我的论文。

当我转到硕士班上时,与老师在课上和课余的接触也频繁起来了。记得每次在“中国历史研究法”的课前,我都会先到他的办公室,为他把课堂上需要用的书带到教室去。在这门课上,我受益匪浅。来了美国以后,在“汉学研究方法”的课上大派用场。后来陈教授来访,我的美国导师还询问他是否还有当年讲义可供参考呢!

我在念硕士时,承蒙老师的多方指点,也发表了我的第一篇书评。自此以后,在我工作的时期,以及来美深造以后,我所发表的论文和书评,几乎每一篇在送审以前,都先请老师批评指正。老师以研究宋金元明史名世,而我的兴趣则在秦汉六朝隋唐,可以说是“教外别传”,但他每次仍非常耐心细致地为我批改文章。当他回美国以后,有时看到一些他认为我会感到兴趣或跟我的研究相关的材料,还会复印并邮寄给我。

在我硕士毕业后工作的几年间,适逢老师从中大历史系荣退回美。那几年,我们一直透过电邮联系。他除了批阅我的论文外,还很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当他每次回港,我们都有机会见面,或茶聚、或午膳、或晚饭,我就趁机多所请益。老师同时也鼓励我到美国深造,并为我作出筹划。

趁机多所请益

在美国念书,成为了我生命中的一道分水岭。在申请赴美事上,得到众多师友的支持和帮助,陈教授更发挥了决定性的影响力,我铭感他提携之恩。在那漫长的申请过程中,我有困惑、沮丧和徬徨的时候,老师虽然身在美国,总透过电邮和电话来开解我、鼓励我,为我指示下一步该怎么走。他为我审视申请学校名单、写推荐信、修改计划书和相关申请材料。可以说,在申请的事上,他每一步都参与其中。后来,当我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东亚系录取的当天,我给他打电话报告,他当时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很高兴!”听到他欢愉的声音,我当时感到非常温暖!

2008年,我到了美国以后,因为一个人在异地,老师对我的学业与生活多所关心。当年十二月初,老师应宾大东亚研究中心邀请来演讲,他的英文专著《Legends of the Building of Old Peking》的研究成果。事前,老师著我制作一电子简报于他的演讲时播放。当时他还说,这是他第一次在演讲时利用电子简报。老师在费城的三天,我得以随侍在侧。现在回想起来,那天晚上在老师下榻的酒店聊天,竟然成了我们最后一次的面谈。

老师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中,还为学生操心。我在2011年初撰写博士论文计划书时,他给我进行审阅,并给予意见。对于我的论文指导委员会的成员人选,他亦非常关心。我最后一次跟他的电邮联系,是在4月中旬。当时我完成了一篇英文书评,请他斧正。他最初回复说因为眼睛有毛病,需要休养数天才可看文章。岂料,过了一天,他就跟我说,因为用了新的眼药水,效果不错,所以便把文稿阅毕,并进行了非常细致的修改。当时他还说,如有问题,可以给他再改。我当时就想著他眼睛的情况,不敢再多打扰;又知道他五月要出游,所以当时就想待他回美之后再作联系。我还想趁著暑假的机会,可能到西岸一趟,届时顺道到西雅图探望他。结果,却跟老师是天人相隔了!

老师立下了学术成就的丰碑,为后学指明了路向。他虽是著名学者,但从不摆架子,而是平易近人,对学生关怀备至,在他主要研究范围以外的学生如我,他亦一视同仁,鼎力襄助。他的学术成就固然是我们追求对象,而他那广阔的胸襟更值得我们学习。每念及此,我总想到以“上善若水”来形容他的海量。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突然呼吸困难 青年猝死房内

阅读全文
陈宗(左4)到三合港苏丹街小贩中心了解单一语文的新招牌。左起:拉美士县议员郑雅岭、刘维骏、三合港村长辜锦荣,陈宗、拉美士县议员陈逊益及拉美士县议员姚威遵。

新招牌改为单一马来文招牌 三合港小贩中心华印小贩不满失望

阅读全文
图取自网络

男子收藏电话卡20年 退费获得2.8万

阅读全文

入住酒店亲密时2男刷卡开门 情侣吓坏现心理阴影

阅读全文

伊党:我们更适合领导国盟 民政:慕尤丁当之无愧【东方头条】2024-11-22

阅读全文

《黑神话:悟空》荣获《金摇杆》年度最佳游戏

阅读全文

杨善勇:败到没面子,只怪面子书

名家

第13届全国大选马华兵败,马青中委会花上大约1小时30分深入讨论,总团长魏家祥公开承认,“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受到反对党在...

阅读全文

股神不爱黄金的原因

名家

自金价出现30年来前所未有的爆跌行情,全球大妈掀起了抢购热潮,而作为对投资领域中有很大影响力的股神巴菲特(不是金属神)却...

阅读全文

马华败选,何去何从?

名家

马华公会在第13届大选,遭到历届大选以来最严重的挫败。马华公会竞选37个国会议席,只胜7席,竞选90个州议席,只胜11席...

阅读全文

从台湾绿色小组看大马社运影像的利用

名家

过去几年,马来西亚有许多民众勇敢走上街头,表达自己的意见、争取自己的权利。而所有抗争都将矛头指向已执政超过半个世纪的国阵...

阅读全文

谢诗坚:从战后到“513”的洗礼——大马政治版图的变迁(一)

名家

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降,马来亚乃至马来西亚先后经过5次政治的洗礼,也改变了政治版图,而且每一次都有不同的背景...

阅读全文

古元佑:无私奉献华教事业的Liyana老师

名家

第13届全国普选甫落幕,矛盾与冲突,持续不断……尤其“胜”得没面子的执政集团,再显示巫统仍试图通过玩弄其一贯的种族主义手...

阅读全文

第三只眼 ——谈语言认同与语体风格

名家

周末到茶餐室吃早餐,捧茶的伙计递上一份《东方日报》,满眼的是铺天盖地、花花绿绿的大选新闻。喝著凉茶,一目十行。就在我决定...

阅读全文

迦玛:大选苦酒怎么咽? --大选验证烟囱政治系列(三)

名家

话,无论怎么说,总有人不爱听。大选,不论什么结果,总有一方不开心。这就是政治,也是现实。有段日子了,没什么人提起净选盟,...

阅读全文

记担任世界演讲比赛评委主席

名家

相信很多演讲爱好者都知道每年只有一位选手从21世纪杯比赛脱颖而出代表中国内地参加在伦敦举行世界英语演讲大赛。不过对于这个...

阅读全文

边佳兰田野纪实系列(三) 边佳兰的寺庙与义山

名家

随著“南岛”一行人步行于边佳兰的山水草木间,以两天时间对边佳兰做出轮廓式的田野观察。我们除了探访讨海人家及观察被填土工程...